專訪|宏觀經濟研究院郭麗巖:全球高通脹背景下中國穩物價成效來之不易
今年以來,美歐等經濟體物價總水平連創40年歷史新高,相比之下,我國物價一直在合理區間小幅溫和波動。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郭麗巖在接受財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國內沒有出現全面通脹的基礎。
郭麗巖認為,全球高通脹背景下我國穩物價成效來之不易、令人矚目,重要民生商品和基礎能源保供穩價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我國經歷過世紀疫情和極端天氣等多輪次“大考”,在確保糧油肉蛋奶果蔬等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和價格穩定方面,已經積累了豐富調控經驗,有穩住物價的底氣與信心。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發改英才 郭麗巖
美歐物價水平連創多年新高 我國物價小幅溫和波動
上半年美歐等經濟體物價總水平連創40年新高,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都已攀升至8%以上,并還將繼續高位運行,尤其是歐盟27國5月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同比上漲36.3%,向下游的成本傳導性壓力很大。
相比之下,我國物價一直在合理區間小幅溫和波動。2021年CPI 同比漲幅僅為0.9%,2022年上半年CPI同比上漲1.7%,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漲1.0%,比美國核心CPI低了5個百分點,PPI連續8個月回落。
我國沒有出現全面通脹的基礎
由于美歐等經濟體物價水平高企,有人很擔心輸入性通脹壓力引發國內物價大幅上行。郭麗巖認為沒有必要過分擔憂,目前國內并沒有全面通脹的基礎。
我國堅持穩健貨幣政策,科學把握政策力度、節奏和重點,堅決不搞“大水漫灌”強刺激。國內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力維護了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行,重點區域產業鏈復工達產加快修復,目前國內供求關系總體較為穩定,不像國際出現嚴重錯配。
雖然外部輸入性通脹壓力依然存在,還有部分原材料價格仍在高位,但因國內產業鏈條長、市場競爭激烈,向下傳導的影響逐步衰減,終端消費品價格變化較為有限。
當前我國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仍處歷史低位,國內旅游、餐飲住宿等服務業景氣改善,供需同步恢復,用工平穩,服務價格保持平穩態勢。
受三季度翹尾較高的影響,預計下半年CPI同比漲幅將比上半年有所擴大,但是并沒有持續大幅上漲基礎,實現全年3%左右的物價預期目標基礎牢靠。
隨著全球流動性收緊,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對我國的輸入性影響有所減弱,同時國內保供穩價效果持續顯現,加之翹尾因素逐步縮小,預計PPI將延續回落態勢。PPI和CPI同比變化的“剪刀差”收窄到4個百分點以內,上下游價格運行協調性增強。
全球高通脹背景下我國穩物價成效來之不易
全球高通脹背景下我國穩物價成效來之不易,重要民生商品和基礎能源保供穩價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世紀疫情沖擊以來,全球供應鏈紊亂、流動性泛濫導致大宗商品價格出現持續大幅上漲,鐵礦石、煤炭等價格一度脫離供需基本面。
針對不同大宗商品市場波動,我國分類施策、精準調控。有關部門準確把握調控的時點和力度,綜合采取供需雙向調節、加強市場監管、做好預期管理等一系列保供穩價措施,取得積極成效。
在全球范圍出現能源供給短缺的背景下,國內壓實各方面保供穩價責任,有力保障了能源供應,彰顯我國制度優勢和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產業體系優勢。
此外,我國經歷過世紀疫情和極端天氣等多輪次“大考”,在確保糧油肉蛋奶果蔬等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和價格穩定方面,已經積累了豐富調控經驗,健全了風險預警機制,完善了產供儲加銷體系和應急預案,這正是保持物價持續平穩運行的底氣與信心。
“物價穩則民生穩,這是堅持底線思維,從容應對外部不確定性沖擊,穩住國內基本盤的重要支撐。”郭麗巖提出。
在百年變局疊加世紀疫情的復雜局面下,我國努力保持國內物價平穩運行,是穩住經濟大盤、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是于不確定性中增強“確定性”、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的體現,有利于增強市場主體與消費者信心,從而為宏觀經濟平穩運行營造良好環境。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定調2022!速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點2021-12-15
-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 中國深化市場改革迎“重頭戲”2022-04-11
- 我國成世界經濟增長最大引擎2022-05-16
- 國家統計局:5月份經濟運行有望得到改善2022-05-16
- GDP超120萬億、增長3.0% 2022年中國經濟成績單落定2023-01-18
- 資本市場助力創新驅動發展2023-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