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改善預期與穩定信心,推動經濟進入強有力的良性循環
近期的一系列政策,有利于房地產企業經營逐漸企穩,實現行業軟著陸,這有助于改善預期、穩定信心。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國民經濟延續恢復態勢,工業投資穩定增長,就業物價總體平穩,新動能積蓄增強,但受國內外多重超預期因素的沖擊,國內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
數據顯示,工業生產以及投資依然是經濟穩定增長的主要動力,維持著強有力的韌性。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0%,比1-9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0%,比三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33%。
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速加快,顯示出工業增長較強的韌性以及高科技增速最快的結構特點。比如,新能源汽車、太陽能(000591)電池、移動通信基站設備等綠色智能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08.4%、35.6%、19.3%。
此外,以基建為主的固定資產投資依然是穩增長的主要動力。1-10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5.8%,比1-9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10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長5.8%,環比增長0.12%。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7%,制造業投資增長9.7%,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8.8%。可以看出,數據表現主要還是受地產投資的影響。
另外一個經濟下行壓力來自消費。1-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0.6%,比1-9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受多地疫情散發的影響,10月份社會零售銷售總額當月同比下跌0.5%,前值為增長2.5%,環比下降0.68%。其中,商品零售36171億元,同比增長0.5%;餐飲收入4099億元,下降8.1%。今年以來,除了汽車外,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消費總體處于低迷狀態。
今年以來,地產市場下行與疫情導致的消費不振是經濟受到沖擊的主要原因。雖然固定資產投資、出口等發力較大,但不足以對沖消費服務業帶來的波動以及地產持續下行的壓力。但這種被動的局面正在得到扭轉,可以預期,未來中國經濟將會逐步擺脫這兩個因素的影響,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首先,就地產行業而言,只有真正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才能有效穩定經濟,避免衍生出金融風險、消費低迷等問題。近期,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關于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出臺十六條措施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在堅持“房住不炒”總基調的前提下,相關舉措將有效緩解房地產企業資金困境,化解行業普遍面臨的流動性危機。
隨后,銀保監會、住建部、人民銀行等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商業銀行出具保函置換預售監管資金有關工作的通知》,指導商業銀行按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向優質房地產企業出具保函置換預售監管資金,支持優質房企盤活存量資金,幫助優質房企恢復“銷售—拿地—新開工”的循環鏈條。
這一系列政策有利于房地產企業經營逐漸企穩,實現行業軟著陸,避免房地產持續萎縮拖累經濟增長,有助于改善預期、穩定信心。
其次,近期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布了進一步優化疫情防控工作的20條措施,這有利于提升疫情防控的科學性和精準性,有利于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隨著這些措施有效落實,有利于維護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有利于市場需求恢復和經濟循環暢通。
應當說,一系列政策正在持續增強社會與市場的信心,鞏固國內經濟恢復的基礎,釋放出更多經濟增長動能,推動經濟進入強有力的良性循環。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國家統計局:1-7月規上企業利潤下降8.1%,7月份增長19.6%2020-08-27
- 中國經濟四季度增長會進一步加快2020-11-17
- 保供穩價政策持續顯效 CPI、PPI增幅雙雙下行2022-01-13
-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6%2022-01-18
- 固定資產投資超50萬億元 適度超前基礎設施投資將發力2022-01-19
- 2021年全國建筑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1.0%202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