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愉拍视频-四川一级丰满女老板毛片_久久99精品免费一区二区-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歡迎您來到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官方網站
行業新聞
宋正林:“花式”玩轉“粗野”混凝土 笑傲華中之巔的荊楚工匠
時間:2022-12-06    來源:荊楚網     分享:
做好混凝土產品,不僅需要知識和經驗,還需要汗水和匠心,更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宋正林就是這樣一位將看似“粗野”的混凝土玩出“花樣”的砼匠,也是2022年荊楚工匠。

360se_picture (2).jpg

一 臉文氣的宋正林,是央企中建西部建設所屬子企業中建商砼的青年混凝土專家,榮獲2022年荊楚工匠。 通訊員供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韓倜、何玉潔)混凝土,在許多現代工業社會中人的眼中,會被視為司空見慣、熟視無睹的建筑材料,這不就是水泥、砂石和水等拌合的粗野混合體嗎?


實際上,優質的混凝土拌合物看似簡單,但卻是多種變量交集平衡后的結果。做好混凝土產品,不僅需要知識和經驗,還需要汗水和匠心,更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宋正林就是這樣一位將看似“粗野”的混凝土玩出“花樣”的砼匠,也是2022年荊楚工匠。


入職十一個年頭,從基層一步步成長,這個腦袋里裝滿了專業知識,內心充滿干勁與激情的宋正林,一路追逐著自己的建筑之夢。人的一生就如同混凝土一樣,不起眼的水泥和砂石再加上摻和料、外加劑一經拌合,變成千姿百態的混凝土制品,成了建筑骨架的堅實“血肉”,而他在各個崗位中磨礪,經歷歲月的調和,成為眾多城市建設發展參與者和見證者的一員。


把混凝土送上400米高度


360se_picture.jpg

工作一線時的宋正林。 通訊員供圖


“武漢中心項目是當時華中地區在建的第一高樓,設計高度為436米,一次性泵送到頂的技術難度不言而喻。”時任中建商砼江岸廠總工程師的宋正林說。


如何將高強度混凝土順利泵送上400多米,且要保證混凝土性能和質量,是工程面臨的主要難題。因為沒有經驗可以借鑒,在公司成立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的支持下,他帶領團隊理清頭緒,從零開始,一場技術攻關和方案驗證的“大戰”拉開序幕。


翻閱海量資料,深入了解所有原料的性能和相互之間的性能影響,熬夜成了日常;團隊思想碰撞,控制及協調溫度、壓力、時間對混凝土強度的影響,短會成了日常;反復論證并計算出配合比,加班成了日常。所有的這些環節他一步都不敢松懈,就是憑著這股鉆研的勁,宋正林和他的團隊終于找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最后,經過500多個日夜的奮斗,武漢中心順利封頂。在這個項目澆筑過程中,他所在的公司團隊開創了國內C150混凝土超高層泵送的先河,創造了當時的華中地區建筑混凝土強度之最,和工程特殊混凝土種類之最等行業紀錄,詮釋了代表國際領先地位和世界一流水平的混凝土產業技術。


為混凝土穿上“綠色外衣”


一說起混凝土預拌廠,大家都把它叫做“光灰”行業,“臟亂差”就從腦子里蹦了出來。為了提高廠站的綠色生產水平,改善行業的形象,他積極探索如何更為低碳綠色的打土。


在工作中,宋正林特別注重技術研發創新和綠色生產,他帶領團隊跑遍不同市場、翻閱無數文獻,打了難以計數的試配,率先應用再生骨料,大力推進廢水廢漿的循環使用,聯合推進復合摻合料的開發應用,創效近200萬元。創新成果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了廣泛認可,并在混凝土行業范圍內推廣運用。


在多年的生產實踐中,結合行業和公司發展的要求,他參加了多項企業生產工藝、生產工法的創新工作,積極參與行業綠色化混凝土生產標準制定,進一步推動整個行業綠色生產升級。目前,他又緊鑼密鼓地投入到鎢尾礦、大理石尾砂在預拌混凝土中應用的研發中。


助力構建混凝土生產“智慧大腦”


360se_picture (3).jpg

實驗室工作狀態時的宋正林。 通訊員供圖


一輛滿載原材料的貨車駛入“骨料自動取樣及檢測系統”,機器自動選擇取樣點、取樣深度并完成樣品取樣,這就是宋正林所在單位的智慧廠站建設成果之一。


在“互聯網+”時代,各類工程對混凝土預拌廠智能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他不斷摸索質量管理新路徑,將質量管理數字化、管理流程信息化、檢測手段智能化相結合,積極參與廠站構建混凝土生產“智慧大腦”,使整個混凝土生產過程更高效、更智能。


他逐項設計智慧工廠的建設方案,細化操作規程,助力智慧磅房建設。隨著智能化設備的上線,傳統常規工作被替代、簡化和分解,實現了由人工值守到無人過磅的轉變,把原材管理進行集成,減少了管理節點,優化節約了人力成本。


順著這個改革思路,他從原材進場入庫著手,設計增加自研的粉料罐鎖、粉料倉料位儀項智能化設備,實現了材料智能分倉,沖料過程自動稱重及自動隨機抽樣,有效解決了粉料容易充錯罐、難計量、難抽樣三個“老大難”問題。此外,上線的細骨料智能篩分機、粉煤灰智能檢測機等,實現基礎技術質量管理數據獲取方式從線下到線上的轉變,質量管控更高效。


“中國建筑學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第三屆‘金隅杯’全國混凝土職業技能大賽二等獎”“湖北省第七屆全省職工技術創新成果獎勵三等獎”“中國建筑2017年度青年崗位能手”等榮譽接踵而來,責任也更重;如今,宋正林依然堅守在一線,帶著他的團隊繼續攻堅克難,研發全新的領域。


他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所形成的兩項科研成果《超高層泵送混凝土泵送性能評價及施工技術》《11.7米超厚C60高強大體積混凝土低熱低收縮的設計與施工》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此外,還發表了2項技術專利、8篇專業雜志期刊論文。


宋正林說,“我理解的工匠精神就是,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作為一名技術管理者,回首11年的從業之路,只要用“心”,總能把‘粗野’的混凝土雕琢出絢麗的花,讓‘光灰’成為‘光輝’?!?/p>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返回頂部

X

您正在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


若您無法正常瀏覽本頁面,為了得到我們網站最好的體驗效果,請您更換為360、QQ、Chrome、火狐等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