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通達路祊河橋鋼橋面鋪裝用上澆筑式瀝青
“轟隆隆……”12月19日14時,頂著凜冽的寒風,一輛瀝青攤鋪車在通達路祊河橋及兩岸立交改造工程施工現場緩緩前行,不斷掀起滾滾熱浪,20余名工作人員正緊張有序地進行主橋鋼橋面瀝青混凝土攤鋪施工,給主橋270米長的鋼橋面穿上“新衣”。截至目前,臨沂市通達路祊河橋南北引橋瀝青攤鋪均已完工,主橋鋼橋面已完成東半幅澆筑式瀝青攤鋪,預計23日完成西半幅澆筑式瀝青攤鋪。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瀝青攤鋪,記者并未在現場看到壓路機等大型設備來回碾壓,只有攤鋪機及特種瀝青混凝土運輸料車。“通達路祊河橋鋼橋面鋪裝結構層采用了國內先進方案,即MMA防水體系和澆筑式瀝青混凝土,鋪裝的面層材料是澆筑式瀝青混凝土,與人們以往印象中普通的瀝青混凝土不同,它無需碾壓,依靠混合料自身的流動性攤鋪成型。”臨沂市政集團路面公司副經理姜自強介紹。
澆筑式瀝青所采用的瀝青混合料具有較好的流動性及自密實性能,攤鋪溫度始終保持在220℃至250℃之間,依靠混合料自身的流動性攤鋪成型,無需壓路機進行碾壓就能形成高密度、無空隙的鋪裝作業,密實度高達99%以上,溫度敏感性低,粘結力強,其混合料具有較高的強度和較強的變形迫從性,能滿足鋼橋面熱脹冷縮形成的變形,溫度穩定性和耐久性都非常優異,能夠很好地滿足鋼橋面鋪裝的要求。此外,澆筑式瀝青防水能力強,水不會滲透到橋梁主體結構中,能確保橋梁主體結構不受腐蝕,延長使用壽命。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鋼橋面鋪裝技術屬于特種鋪裝技術,鋼橋面在高低溫下存在熱脹冷縮的變化,臨沂市政集團路面公司團隊重點在澆筑式瀝青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鋼橋面受力分析研究、攤鋪規劃、精細化施工等方面下功夫,堅持工程導向,壓實創新攻關責任,并取得了豐富的成果。臨沂市政集團開展的澆筑式瀝青混凝土鋼橋面鋪裝施工研究榮獲臨沂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山東土木建筑科學技術獎三等獎,并成功申報臨沂市鋼橋面鋪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澆筑式瀝青配合比設計、生產、施工難度大,科技含量高。臨沂市政集團是目前山東省內少有掌握特種瀝青鋪裝技術的企業之一。而在通達路祊河橋之前,臨沂市政集團就已承建了沂水正陽路大橋、濟寧太白湖跨老運河橋梁、沂水金瀾灣沂河大橋等多項鋼橋面澆筑式特種鋪裝。
澆筑式瀝青的施工溫度要求高,溫度需控制在220℃至250℃之間。深冬時節進行瀝青鋪裝時,如何控制澆筑式瀝青混凝土的溫度?“通過特殊保溫運輸車一邊加熱保溫,一邊攪拌,將瀝青混凝土運到現場。”姜自強告訴記者。
由于該瀝青混凝土拌合后具有時效性,施工人員必須爭分奪秒。“比如車輛卸下瀝青混凝土,要在5至10分鐘之內把瀝青混合料攤鋪完成,否則,混合料溫度一旦降到180℃就無法再用了。”臨沂市政集團路面公司澆筑式班組項目負責人張美東說,這就要求車輛和工人配合得十分默契,不能窩工。
“由于前一晚氣溫低,主橋上面結了一層霜。凌晨6點多,我們就組織工人用拖把和抹布一點一點把霜清理干凈,不能留一丁點兒的霜。”張美東告訴記者,“瀝青混合料溫度極高,霜遇到高溫會汽化,剛鋪筑完的瀝青鋪裝層會出現鼓包的現象。在夏季施工時,同樣也不允許出現水滴的情況,夏天工人要防止汗水滴落到橋面。因此,保持橋面清潔度、保證鋼板與防水層粘結是施工的重點和難點。”
通達路祊河橋主橋鋼橋面長270米,南北引橋共153.5米。在澆筑式瀝青混凝土鋪裝前,需進行MMA防水體系的施工,以及對鋼橋面進行噴砂除銹、涂刷防腐材料、噴涂兩層防水材料、粘結層施工后,才可進入瀝青混凝土鋪裝層階段。
橋面瀝青鋪裝是橋梁建成通車前的最后一道重點工序。隨著橋面瀝青鋪裝展開,標志著通達路祊河橋建設進入“倒計時”階段。
通達路祊河橋及兩岸立交改造工程南起聚才路,北至北京路,全長1.672千米,采用雙向八車道城市主干道標準,設計時速50千米。跨祊河處主橋充分結合河道地形,采用“通達四方”的斜拉橋造型,主跨為110米+50米+110米,兩岸與濱河路和祊河路設置立交,其中,臥虎山隧道自東向西下穿通達路。臥虎山隧道全長540米,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為50千米。
貫通南北,通達江海。不久之后,通達路祊河橋主橋即將順利通車,屆時,我市中心城區將再添一座跨河大通道,對優化城市布局、提升完善城市交通功能、拉大城市框架、實現擴容提質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