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亞洲金融論壇丨匯豐主席杜嘉祺:二季度亞洲經濟可望全面恢復,引領世界復蘇之路
匯豐控股有限公司集團主席杜嘉祺1月11日出席香港“亞洲金融論壇”時表示,2023年全球經濟將面臨多重不確定性及挑戰,在供應鏈中斷、消費行為改變、失業率上升以及俄烏沖突導致的能源、糧食、人口危機之下,全球各地區將出現的經濟展望是不平均的。
杜嘉祺認為,亞洲經濟整體今年有望回到2019年的水平,香港也會繼續增長,持續鞏固金融中心的地位。而受高通脹、高能源價格、俄烏沖突疊加影響,伴隨一定規模的企業撤離,歐洲預計將會衰退。
亞洲帶領全球經濟復蘇之路
渣打集團有限公司集團主席韋浩思表示,2023年全球將見證,一些地區陷入更復雜的危機,一些地區則迎來強勁的恢復。他預測:“美國將出現技術性衰退,但短而淺;歐元區尤其是英國將經歷更深層次的衰退。”而另一方面,他預測,今年第二季度開始通脹將見頂,下半年利率亦不會繼續走高,新興經濟體的增長速度將跑贏全球,中國持續對外開放、東盟、印度、北亞、南亞將會共同構成亞洲經濟驅動力,而亞洲也將帶領全球經濟走上復蘇之路。
他補充道,香港將受惠于恢復開放,保持亮眼成績,兼顧經濟韌性與動力,更將同中國內地帶領整個亞洲在驅動全球經濟復蘇的過程當中扮演重要角色。
東方匯理資產管理行政總裁、法國農業信貸集團執行委員會委員瓦萊莉博頌就2023年整體的金融板塊表現做出預測。她表示,央行政策與通貨膨脹放緩、歐洲政府如何處理能源危機,以及中國恢復開放,將作為三大主要因素影響全球經濟。
“1月預計仍有滯脹,全球全年通脹6%,全年經濟增速2.2%。對比各區域,美國通脹上升速度放緩,歐洲GDP預期下降0.5%,亞洲在第二季度之前并不預計有很大的增幅,但全年將增長10.5%。今年上半年的挑戰主要源于通貨膨脹是否得以控制,央行將作何措施以及歐洲能源危機。預計今年年底之前,全球經濟才會迎來明顯好轉。”她說道。
杜嘉祺則補充道,新興經濟體預計今年不會硬著陸,未來各國政策方向應更多考慮聯動性,“大經濟體之間會更加互相依賴,而非各自為政。在科技、教育、藝術、貿易、供應鏈生產等各方面,都會日益體現聯動性趨勢。”
同時,A股市場在疫情期間表現出的韌性,亦吸引國際基金入場。瑞銀亞洲股票資本市場部聯席主管郭自力11日在瑞銀大中華研討會上指出,回顧2022年,整體IPO發行量明顯下降,香港IPO市場的發行量同比減少79%,與國際市場70%-80%的跌幅基本保持同位水平。但全球市場仍見證了去年唯一的亮點,即在整個外圍市場受挫的情況下,A股IPO市場的發行量同期僅微跌5%,充分體現了中國經濟的強韌性與A股市場對全球波動的免疫性;另一方面,2022年國際基金大幅進入A股市場,參與A股市場定增類產品活動。
如何應對人口老化?
世界多個地區人口老齡化加劇,全球生育率更是創下十年新低。
三井住友銀行董事長國部毅表示,自2008年起日本就著手克服人口結構性問題這一經濟增長重要因素,而亞洲其他國家也將會在不久的將來面對這一不易逆轉的問題。他表示,首先進行樂觀的人口預測;其次推行多樣性彌補勞動人口,如推廣女性就業、延遲退休年齡,未來也考慮入境移民;投資人力資源,提升勞工生產力,發展新產業,增加初創企業,新企業取代老企業。
中國農業銀行(601288)董事長谷澍則表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310328)不僅在于人口的增長率,科技發展速度亦至關重要。面對人口老齡化與生育率降低的挑戰,科技將帶動生產力提升,彌補人口增長下降帶來的勞動力缺失。金融業界則可以通過增加對科技企業的金融支持、提升金融科技以增強營運效率,從而更好地面對人力缺失問題。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多方共議RCEP開年:開啟亞洲合作新進程,區域金融合作加深2022-11-23
- 500米!江蘇第一高樓沖出±0.002022-02-16
- 背靠祖國面向世界 香港再啟新征程2022-07-01
- “互換通”半年后啟動 金融市場開放再提速2022-07-06
- 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出爐:中國多個城市排名穩中有升2022-09-23
- 新一代“空中造樓機”4天蓋好一層樓2023-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