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開始拼經濟,哪些行業有望首先受益?
隨著防疫政策優化調整,中國經濟社會活力將進一步釋放,中國將為推動世界經濟復蘇作出更大貢獻。近期各地政府也陸續頒布了如何穩增長促發展的相關計劃文件,有多個行業在其中被重點提及,投資者該如何把握經濟復蘇契機?本文將詳細解析。
促消費成為重點
消費的促進正成為我國經濟復蘇的主旋律。
1月2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推動消費加快恢復和保持外貿外資穩定,增強對經濟的拉動力。
1月28日,杭州市委召開全市領導干部會議,會議強調促消費動作要“頻”,多措并舉釋放消費潛力。
鄭州市政府1月28日召開第一次全體(擴大)會議,會議強調要著力抓“重”,聚焦重點領域、重點工作,千方百計加快項目建設,創新方式擴大開放招商,多措并舉推動消費復蘇,著力打造“六最”營商環境,高質量高水平辦好重大活動,努力實現提質進位發展。
武漢市委常委會1月28日召開會議,會議其中強調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推動消費市場回暖向好,加快重大項目建設進度。
1月2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上海市提信心擴需求穩增長促發展行動方案》,其中提到,促進消費擴容升級。
汽車與家電行業值得關注
此次上海政府提出的具體方案有很多細分領域值得關注。
計劃其中提出,促進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延續實施新能源車置換補貼,2023年6月30日前個人消費者報廢或轉出名下在上海市注冊登記且符合相關標準的小客車,并購買純電動汽車的,給予每輛車10000元的財政補貼。實施綠色智能家電消費補貼,對消費者購買綠色智能家電等個人消費給予支付額10%、最高1000元的一次性補貼。
上海已經不是第一次刺激新能源汽車消費,在2020年疫情期間,上海就曾出臺過“首購新能源汽車補貼5000元”的相關政策。受政策影響,2020年上海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超過100%,其中純電動車銷量同比增長超過261%。
經濟穩定增長需要穩定汽車消費,以汽車為代表的政策推動制造業仍是拉動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電動化、智能化、網絡化、共享化的中國汽車市場正推動著全球汽車行業的轉型,中國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品類的帶動下迅速崛起。
國內疫情反復影響消費場景和消費意愿,隨著疫情防控逐步優化,依賴線下場景的大家電銷售有望修復。從家電屬性看,可選屬性較高的家電品類短期內因內需偏弱此類消費需求釋放被壓制,有望伴隨消費信心回暖實現彈性回升。
基建仍是經濟穩增長的“壓艙石”
各地首批新開工重點項目成為了拼經濟第二大重要舉措。
2022年基建托底經濟效果顯著。穩增長背景下,基建投資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持續企穩回升,投資維持高位增長。2023 年經濟工作強調“穩”字當頭,基建為當前最有利抓手;項目端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或將提速,基建增量資金政策工具不斷,有效保障項目落地。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中國經濟增長有望繼續加快 規模以上工業超7成行業實現增長2020-12-17
- 2020年中國經濟亮眼答卷的啟示2020-12-25
- IMF最新預計中國增速8.4% 全球經濟重啟將加速2021-04-07
- 一季度經濟開局良好 政策再加力鞏固向好態勢2021-04-19
- 保持穩定恢復有條件、有基礎——從前7月“成績單”看中國經濟走勢2021-08-17
- 如何看待當前發展?新華社重磅文章《十問中國經濟》出爐!2021-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