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邊城機場通航——擁抱藍天,聯通世界
一條條航線的延伸,讓世界與湖南靠得更近,讓湖南走得更遠。
8月17日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花垣鎮老天坪村拍攝的湘西邊城機場(無人機照片)
8月18日,湘西邊城機場正式通航,“精準扶貧”首倡地邁入航空時代。架起聯通世界的“天路”,美麗的湘西,距離世界更近了一步。
瞄準“藍天”,湖南正以擁抱世界的姿態,越來越深、越來越廣地與世界對接。
8月18日湖南湘西邊城機場為首個進港航班舉行“過水門”儀式
8月18日旅客走下飛機抵達湖南湘西邊城機場
大湘西旅游發展勢頭更足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一座銅仁鳳凰機場,這是全國唯一建在兩省交界之處的機場。它橫跨貴州松桃、湖南鳳凰兩縣,距銅仁市22公里,離湘西州府吉首85公里、鳳凰縣城28公里。有點特別的是,銅仁鳳凰機場由貴州省機場集團、銅仁市政府、湘西州政府共建。
湘西邊城機場,是真正意義上的湘西首個機場。它定位為湖南西部旅游服務的支線機場,主要輻射周邊張家界、懷化、銅仁、秀山、恩施等地,助推湖南構建完善的航空網絡。
湘西邊城機場通航后,湖南省民航機場將增至11座,分別為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常德桃花源機場、衡陽南岳機場、永州零陵機場、懷化芷江機場、岳陽三荷機場、邵陽武岡機場、郴州北湖機場、銅仁鳳凰機場以及湘西邊城機場。
縱觀全國各省區的機場數量,數量最多的是新疆、內蒙古、四川、云南、黑龍江、貴州和山東,均擁有10座或以上民用機場,新疆更是以22座的數量高居全國之首。
不難發現,這些省份大多位于地域廣袤的中西部,城市與城市之間距離較遠,地面交通修建難度高,建小型機場是性價比較高選擇。
還有一個原因是,新疆、四川、云南等省份旅游資源極其豐富,機場是景區所在地的“標配”。
湘西邊城機場的加入,讓湖南成為全國第8個擁有10個以上機場的省份。
“張家界荷花機場、湘西邊城機場就像兩翼,對帶動大湘西片區旅游景點群作用巨大。”長沙理工大學智能交通與現代物流研究院院長、教授盧毅認為,湘西邊城機場通航,強化了大湘西旅游目的地的地位,讓大湘西旅游發展勢頭更足了。
省內,促進張家界、湘西州共同打造對接“成渝雙城經濟圈”關鍵節點,形成以武陵山片區旅游交通樞紐為先導的戰略性主骨架;省外,促進湖南、貴州、四川以飛機為依托,聯合打造張家界、黃果樹、九寨溝等世界級全國精華景點為代表的“湘黔川金三角旅游目的地”。
盧毅說,張家界、黃果樹、九寨溝三者之間直線距離在800公里以內,三省機場、航向將形成“湘川黔航空旅游機場群”,打造一小時飛行旅行圈。
8月18日當地群眾在湖南湘西邊城機場向抵達的旅客贈送花帶
陸空綜合交通更加開放
從車輪上的出行到軌道上的出行,再到如今機翼上的出行,大湘西,從單一陸路交通變成陸空綜合交通,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
目前,湘西邊城機場已開通往返北京大興機場、廣州白云機場的航線,未來還將按照“南北貫通,東西相聯”的理念,陸續開通上海、深圳、成都、西安等主要樞紐機場的航線以及省內部分支線機場間的航線,構成連接南北、溝通東西核心城市通道,初步形成航空運輸網絡。
曾經“關山阻隔”的湘西州,隨著機場的通航,將加密聯系成渝經濟圈、長株潭城市群、武漢都市圈,并與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遙相呼應,在新發展格局中激發新動能、展現新優勢。
湖南省“十四五”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提到,要加快建設民用運輸機場,完善通用機場功能和布局,推動干支線機場建設,推進省內多級航線網絡互補、差異發展。充分發揮各機場樞紐作用,發展各具特色的臨空產業。
湖南不靠海、不沿邊,更要瞄準“藍天”,聯通世界。
近年來,長沙自貿臨空區依托長沙黃花國際機場通達海內外的航空圈優勢,與東盟、RCEP、“一帶一路”沿線等輻射范圍內的58個國家和地區實現無縫對接,成為湖南連接世界的“窗口”。
以湘西邊城機場為原點,與周圍的銅仁鳳凰機場、張家界荷花機場、懷化芷江機場一道,形成功能互補、優勢疊加、相互支撐的協調發展格局,也將催生出湘西州“流動的生機”。湘西州與世界的距離越來越近,也將為全省新階段的發展帶來更多機遇。
“目前,成渝世界級機場群正在加快推進,為成渝地區形成有實力、有特色的雙城經濟圈提供有力支撐。”盧毅說,湖南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正在加速成型,未來還可強化機場綜合交通支撐,加快完善中小機場布局建設,構建便捷航空出行服務,有力促進湖南構建高水平開放型經濟體系和打造高品質生活服務圈。(圖:新華網、文:湖南日報)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