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對青年更友好 青年在城市更有為
青春孕育無限希望,青年創造美好明天。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中國發展要靠廣大青年挺膺擔當。”城市是一個區域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活動的中心,是現代化的重要載體。城市的核心是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這是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的核心要義。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我國青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71.1%,高于整體常住人口城鎮化率7.2個百分點。城市已經成為青年人口最集中、發展最活躍的區域,也是做好黨的青年工作的重要領域。
2022年4月,中央宣傳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共青團中央等十七部委聯合印發《關于開展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的意見》,提出“城市對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為”的城市發展理念,初步構建“7+5”的青年發展型城市政策框架。
一年多來,各地區各部門高度重視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工作機制鞏固優化、標志性政策持續出臺,《意見》提出的階段性目標見行見效,青年發展型城市已經成為推動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縱深實施、促進青年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我心目中的青年發展型城市,首先就要解決我們面臨的現實問題,就業、住房、教育……壓力著實不小。”剛剛大學畢業來到西安打拼的青年王力感慨道。
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說到底要讓青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青年更加安心、更加舒展地拼搏奮斗。試點開展以來,各城市著力優化青年發展的規劃環境、教育環境、就業環境、居住環境、生活環境、健康環境、安全環境,幫助青年解決急難愁盼問題,更好滿足青年的多元化、多層次發展需求。
在優化規劃環境方面,各城市將促進青年高質量發展融入城市發展戰略,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等過程體現青年元素,打造富有青年特色的城市名片。河北石家莊以市政府名義印發《青年友好型城市發展規劃》,并制定具體的規劃實施導則。四川推動各市州利用城市“金角銀邊”打造青年運動(健身)場所,其中成都建成社區運動角109個、打造綠道健身新空間212處,自貢出臺《關于在城市更新中有機融入青春元素 促進城市年輕態的意見》,在規劃層面為城市增添更多青春活力。
在優化教育環境方面,各城市統籌做好大、中、小學各學段教育建設和管理,推進青年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深入落實“雙減”政策要求,為青年及其子女提供更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環境。浙江溫州出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保障措施25條,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或以政府購買學位方式就讀比例達98.7%。江蘇南通探索“4個100%”普惠性教育保障機制,引導集團化辦學從“幾家獨大”到“多點開花”。
在優化就業環境方面,各城市始終把青年就業作為重中之重,推動出臺一系列穩崗穩就業舉措,為青年建功立業、施展才華搭建舞臺。廣東深圳推動非深戶籍靈活就業人員參加醫保,試點建立靈活用工糾紛爭議快速調處機制,不斷優化青年的靈活就業環境。吉林長春持續實施“百萬大學生留長工程”,出臺進一步促進就業53條,吸引高校畢業生來(留)長就業創業20條等政策,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搭建就業創業服務平臺。
在優化居住環境方面,各城市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快完善多主體住房保障體系,為青年拼搏奮斗緩解后顧之憂。山東在全省實施“青年優居計劃”,通過“青年優驛”“青年優徠”“青年優購”等具體項目,有針對性地解決青年住房、租房、購房等不同階段的現實需求。湖南長沙持續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房價收入比保持在7以下,有效降低青年住房壓力。廣東深圳探索城中村規模化青年租賃社區改造,為青年提供更加適宜的居住環境。
在優化生活環境方面,各城市聚焦青年婚育、托幼、養老等方面的突出緊迫需求,結合實際出臺普惠性支持政策,讓青年真真切切感受到友好的發展環境。貴州貴陽打造“青年卡”綜合服務平臺,為青年提供“一站式”政策保障。福建龍巖制定生育友好城市建設實施方案,明確對符合法律規定生育子女的青年夫妻給予優惠。新疆克拉瑪依、河北邯鄲加強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讓青年家長“送得放心、托得安心”。
在優化健康環境方面,各城市積極建設符合青年特點、滿足青年需求的運動公園、健身場館,推動公共體育設施向青少年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努力抓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務。浙江在全省建設嵌入式體育場地設施,高效利用學校公園、社區村莊、橋下空間等土地資源,靈活布局青年距離近、參與度高的健身設施。河南將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進村(社區)行動納入全省2023年十大重點民生實事,明確全年組織不少于3000場次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進村(社區)活動。
在優化安全環境方面,各地區認真落實青少年相關法律法規,依托12355青少年服務臺等平臺載體,建設未成年人社工隊伍,多措并舉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廣泛開展安全自護教育,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環境。31個省份出臺未成年人保護相關地方性法規,16個省份出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相關地方性法規。江蘇蘇州制定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方案,持續開展十項關愛項目。陜西寶雞、廣東東莞將12355建設納入市級青年民生實事項目,機制化提供人力物力財力保障。
“我們在調研中發現,當代青年發展的確面臨一些現實壓力。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就是要增強‘熱鍋螞蟻’的共情點、‘無鹽同淡’的同理心,在青年成長的關鍵處、要緊時拉一把、幫一下,讓他們真正感受到黨的關愛就在身邊、關懷就在眼前。”團江蘇省委權益部部長韋雷軍說。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2023年世界青年發展論壇發布系列成果2023-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