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砼”變寶 “綠”動粵西
11月8日,走進廣東省茂湛改擴建項目施工現場TJ5標碎石加工場,一大批廢棄混凝土正被有序傳送至履帶,經過碎石生產線的處理,被破碎篩分成了不同粒徑的小碎石,“蛻變”為再生材料。
綠色建造如何有效減少碳排放,改善處理建筑廢料帶來的環境污染,一直是高速公路建設關注的重點。在廣東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建設現場,路上撿“寶”、廢“砼”變寶已成為現實。

據介紹,相比新建高速,在改擴建施工中,需要對原有的舊高速公路進行翻新處理,會產生大量廢舊梁板、防護欄、隔離墩等建筑垃圾。如何將這些混凝土廢料二次利用、變廢“砼”為寶,最大限度減少對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對茂湛改擴建項目的建設者來說,破解“變廢為寶”應用難題,關鍵要保證這些再生材料能達到原料的性能標準。

茂湛高速改擴建項目主任陳智江介紹,廢舊混凝土材料看似簡單的“變身”過程,實則需要通過分選、破碎、篩分三步。
——分選:對于廢除的混凝土原材料,人工挑選出廢金屬和輕質雜物。
——破碎:作業人員利用炮機進行解體,將混凝土與鋼筋剝離,拆解后的混凝土塊經進一步機械破碎。
——篩分:被篩分成不同大小的混凝土再生料。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積極探索廢棄混凝土資源化利用的方法模式,旨在總結出一套成熟、經濟、可推廣的混凝土再生材料應用工藝工法,為其他改擴建項目提供有益的借鑒經驗。”陳智江說。
“蛻變”成型后的再生原材料被分成不同種類,應用在茂湛高速改擴建不同的施工部位。既有效解決了項目大量混凝土廢棄的難題,另一方面實現材料再利用。
目前,路上撿“寶”、廢“砼”變寶的成效明顯:減少天然石材的使用,項目剩余廢棄砼數量約為4570立方米,預計能生產再生料2285立方米,循環利用率達50%,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745.10千克,達到綠色、環保的效果。
茂湛高速改擴建項目起于茂名市電白區觀珠,終于湛江市麻章區高陽,全長約108.5公里,按速度120公里/小時,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標準改擴建。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已建成通車,二期工程處于大規模路面施工階段,正朝著年內通車的目標快速推進。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中國混凝土的星辰大海與中流砥柱2020-07-15
- 世界首座300米級低熱水泥混凝土特高拱壩 烏東德水電站大壩工程全線貫通2020-06-12
- 技術創新服務重點工程建設——雄安、朝陽高鐵客站清水混凝土2020-08-05
- 北京市上半年預拌混凝土原材料合格率為97.5%2020-08-26
- 速度與激情!現場直擊第二屆國際大學生混凝土龍舟賽2020-10-21
- 2020年中國混凝土展聚焦四大產業呈現六大亮點20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