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愉拍视频-四川一级丰满女老板毛片_久久99精品免费一区二区-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歡迎您來到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官方網站
行業新聞
?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指數發布:上海、杭州、南京位列前三甲,長沙重回十強
時間:2023-12-13    來源:經濟網    分享:
12月10日,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華東師范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共同發布“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指數(2023)”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宋杰)12月10日,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華東師范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共同發布“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指數(2023)”(以下簡稱“指數”)。

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指數(2023)表明,協同發展能力前十強城市依次為:上海、杭州、南京、成都、武漢、蘇州、無錫、重慶、合肥、長沙。長沙因各方面表現發展均衡,自2020年后再次回歸十強。湘潭、淮南、新余、益陽、淮北、廣安、畢節、邵陽、荊州、隨州則位列排行榜的后十名。

指數研制首席專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華東師范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曾剛教授認為,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穩步上升,城市體系橄欖型結構不斷優化。

曾剛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介紹說,該指數根據區域協同發展、區域創新系統、區域發展韌性、增長極等科學理論,構建了包括經濟發展、科技創新、交流服務、生態支撐等四大領域,綜合GDP水平等18個具體指標的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指數評價指標體系。采用指數計算、空間自相關分析、指數趨勢分析方法以及近三年地級城市大數據,對標全球城市最高標準、最好水平設定目標值與閾值,對長江經濟帶110座城市協同發展能力進行了系統評估。

指數表明,110座地級及以上城市呈現出6等級橄欖型結構特征:上海是龍頭城市,協同發展能力在長江經濟帶排名首位;杭州、南京、成都、武漢、蘇州、無錫、重慶、合肥、長沙、寧波10座城市是能力較強的高級區域中心城市;昆明、常州、貴陽、舟山、南昌等36座城市是在個別領域表現突出的一般區域中心城市;普洱、自貢、郴州、宜賓、株洲等36座城市是區域重要城市,往往地處較為重要的區位或擁有某方面獨特的資源稟賦;亳州、巴中、資陽、銅陵、阜陽等15座城市是存在提升空間的地方重要城市;婁底、眉山、湘潭、淮南、新余等12座城市是存在短板或外向服務功能薄弱的地方一般城市。同時,2023年城市綜合協同能力得分平均值為15.33分,比2022年增加了2.42分。2023年綜合協同能力12分以上城市由2022年的37座增至65座,達到110城市總數的59.09%,相比于2022年增長25個百分點。

指數還表明,對標世界一流水平,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仍存在兩大問題。一是生態協同能力增強,但短板仍然突出。從四大領域排名前10城市看,生態支撐是四大領域中平均得分最低的。龍頭城市上海在經濟發展、科技創新、交流服務三大領域已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但生態支撐領域得分還比較低。第二個問題是城市子群協同發展能力高度分化。長江下游地區是協同發展能力高值集聚區,中上游地區則相反。

針對區域發展的現實瓶頸與短板問題,曾剛建議盡快啟動以下五大方面行動:

(1)著力打造長江生態共同體:加強生態空間的有效保護,守護“一江碧水向東流”。

(2)大力發展長江綠色經濟:推進一個轉型,完善兩個機制。一是分區構建綠色轉型升級新模式,協同推進產業經濟綠色轉型。二是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推進機制,以生態產品消費壯大綠色經濟。三是優化和完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以生態保護補償促進綠色低碳發展;

(3)扎實打造創新共同體: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強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跨區域協同。

(4)構建開放共同體:提升對外開放地位,暢通高效國內循環,開創雙循環發展新格局。

(5)優化區域協同融通治理體系:打破不同類型城市之間的行政壁壘,推進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

據悉,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基礎產業司(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教育部社科司、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的支持下,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中國智庫CTTI)、上海高校智庫·上海城市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基地曾剛工作室(中國智庫CTTI)、長江流域發展研究院、華東師范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的骨干人員聯合組建了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指數研制組。自2015年以來,《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指數研究》報告已連續九年公開發布,2023年入選“CTTI智庫建設最佳案例”(TOP10),成為重要的國家智庫報告和最具影響力與引領性的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評價指數。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返回頂部

X

您正在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


若您無法正常瀏覽本頁面,為了得到我們網站最好的體驗效果,請您更換為360、QQ、Chrome、火狐等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