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之最!“夢想”號出發→
時間:2023-12-18 來源:經濟日報 分享:
12月18日,我國首艘超深水科考船——“夢想”號大洋鉆探船命名暨首次試航活動在廣州南沙舉行,標志著我國深海探測能力建設和海洋技術裝備研發邁出關鍵一步。
12月18日,我國首艘超深水科考船——“夢想”號大洋鉆探船命名暨首次試航活動在廣州南沙舉行,標志著我國深海探測能力建設和海洋技術裝備研發邁出關鍵一步。
“夢想”號。記者供圖
作為深海探測的“國之重器”,“夢想”號總噸約33000噸,總長179.8米、型寬32.8米,續航力15000海里,可抵御16級臺風海況,具備海域11000米的鉆探能力。記者了解到,該船是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牽頭負責的我國重大科技創新工程,由中國船舶集團設計建造,150余家單位參研參建。按照“小噸位、多功能、模塊化”設計建造理念,“夢想”號實現了多項國際首次、首創,突破十余項關鍵技術。該船具有全球最先進的鉆探系統,具有油氣鉆探和大洋科學鉆探兩大作業模式,其中深水無隔水管泥漿循環系統(RMR)由我國自主研制,在該領域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同時,“夢想”號建有全球面積最大、功能最全、流程最優的船載實驗室,配置世界一流的磁屏蔽室、超凈實驗間和全球首套船載巖心自動傳輸存儲系統,可滿足海洋領域全學科研究要求。該船還是一艘綠色的“混動”船舶,全球首次同時應用了最新一代30兆瓦閉環環網電站和電池蓄能技術,船舶經濟性和可靠性大幅提升,節約能耗超過15%。自然資源部黨組成員、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李金發表示,“夢想”號大洋鉆探船自2021年11月30日開工建造至今,150余家單位參與項目建設,緊密團結、精誠協作,如期完成船舶主體建造及配套工程建設,體現了自主研制世界一流大洋鉆探船的綜合實力,彰顯了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下一步,要堅持目標導向、系統謀劃、開放合作、產業融通的工作思路,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建設任務,為海域能源資源勘查開采、國際一流深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深海關鍵技術裝備研發制造跨越式發展奠定基礎。據悉,“夢想”號預計于2024年全面建成,交付使用后將主要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和國際大科學計劃中的大洋科考鉆探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