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未來將以“聯網、補網、強鏈”為重點,加快建設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
時間:2023-12-22 來源:中國公路 分享:
12月21日,交通運輸部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以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有關情況。
12月21日,交通運輸部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以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有關情況。
交通運輸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李揚表示,回顧一年的工作,交通運輸部主要在以下方面取得了突破,實現了既定的目標。一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具體工作扎實推進。交通運輸部印發了《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年)》,建立了評價指標體系,同時為了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和16個省市簽署了合作協議,各省份也高度重視,21個省份出臺了綜合立體交通網絡規劃,規劃先行,這些省份率先制定出臺這一規劃,對強國建設意義重大。二是綜合立體交通網越織越密。我國制定的國家綜合立體網的主骨架為“6軸7廊8通道”,2023年1—11月,交通運輸部完成了交通固定資產投資3.6萬億元。三是綜合運輸服務更加便捷。交通運輸部聚焦“人享其行”,推動了336個城市實現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全國高速公路服務區累計建成充電樁兩萬個,這個充電樁主要是針對當前電動車的快速發展。交通運輸部全面恢復了境內的國際郵輪運輸。四是物流保通保暢有力推進。交通運輸部聚焦“物暢其流”,推動完善物流保通保暢機制,強化重點時段的運輸監測。五是交通科技創新取得突破。交通運輸部推動傳統設施的數字化轉型,目前在建和運行的自動化碼頭居世界首位,國產首艘大型郵輪正式交付,動車組CR450研制取得階段性成果。中國商飛制造的C919正式投入商業運行。交通運輸部在深遠海救撈、大深度飽和潛水等系列技術方面也都取得了突破。六是對外開放碩果累累。“一帶一路”交通互聯互通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中國在印度尼西亞建設的雅萬高鐵項目正式開通運營。2023年,交通運輸部成功舉辦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發起成立全球可持續交通創新聯盟,提出了促進全球交通合作的《北京倡議》,累計與22個國家簽署雙多邊國際道路運輸協定,與104個國家簽署雙邊航空運輸協定,連續18次當選A類國際海事組織理事國。此外,交通運輸部還持續提升安全應急保障水平,鞏固拓展交通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有效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加快推動交通運輸的綠色清潔轉型,全面深化改革,開展主題教育,不斷強化交通運輸的黨建工作。
2023年初,交通運輸部推出了12件民生實事,目前完成的情況如何?這項工作2024年是否還要繼續實施,具體有哪些考慮?
李揚表示,從2015年開始,交通運輸部每年都推出了一批交通運輸更貼近民生的實事,2023年推出的12件民生實事,目前已全面完成。在保障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方面,交通運輸部共改造公路危舊橋梁9763座,實施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0.5萬公里。同時,交通運輸部組織開展高速公路充電基礎設施“隨手查”服務,還建了一些充電樁。組織開展高速公路“陽光救援”行動,在高速公路上有些司機出了車禍,針對救援痛點,交通運輸部實現全國高速公路“一鍵呼救”功能和施救服務“三公開”,具體為公開救援電話、救援點和收費標準。在提升適老化無障礙交通出行方面,交通運輸部推動了140多個城市開通“95128”電話約車服務,完成城市公共汽電車站臺適老化改造3600余處,打造敬老愛老服務城市公共汽電車線路1100余條,同時推動交通運輸新業態平臺全部下調抽成上限并向社會公布,這是出租車司機、網約車司機包括貨車司機高度關注的,下調抽成比例幅度普遍在1—3個百分點。在道路交通便民政務服務提質增效方面,交通運輸部上線運行道路運輸電子證照小程序,完成網上業務辦理685萬件;實現道路普通貨運駕駛員從業資格證直接申領,推動道路貨物運輸駕駛員從業資格“一次報名、一次培訓、一次考試、申領兩證”。很多地方關心關愛貨車司機群體,交通運輸部一共組織推選了100個暖心服務“司機之家”,指導12個省(區、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因地制宜采取為停車休息的貨車免費投保“車貨無憂”公眾責任險,加大服務區安保工作力度,保障貨車司機能夠安心在服務區休息,更好地保障出行安全。2024年交通運輸部初步還計劃推出一批民生實事,主要包括圍繞農村公路危舊橋梁改造、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針對老齡化推出適老化無障礙交通出行等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為人民群眾和廣大從業人員提供更貼心、更暖心的服務,真正踐行人享其行、物暢其流,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出行的獲得感、幸福感。
目前“6軸7廊8通道”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建設情況如何?未來一段時期將推動哪些重大交通工程開工建設?
李揚表示,“6軸7廊8通道”是我們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的主骨架。2021年2月,黨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在這個綱要里面,提出來要推動“6軸7廊8通道”主骨架建設,交通運輸部還提出要打造“全國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貨物流圈”。截至2022年年底,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建成率約為79%、主骨架線路建成率約87%。鐵路營業里程達到了15.5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營業里程4.2萬公里,世界第一。公路通車里程535.5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建成里程17.7萬公里,也是世界第一。內河高等級航道里程1.65萬公里。民用機場254個,推動25個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城市建設。這一年中,新建高速鐵路1700公里、新建包括改擴建高速公路超過7000公里、新增及改善高等級航道1000公里、新頒證民用運輸機場增加了兩個,新增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超過360公里,全國3461個抵邊自然村全部實現通郵。另外,有一些重大工程,如廣東的深中通道、廣西的平陸運河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設加快推進。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持續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聯網、補網、強鏈”為重點,加快建設高質量的綜合立體交通網。一是繼續“聯網”,繼續推動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郵政基礎設施,讓它盡快的強化織密我們的網絡。二是繼續“補網”,特別是加快建設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的主骨架,就是剛才提到的“6軸7廊8通道”。三是繼續“強鏈”,重點是加強樞紐建設,特別是推動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重點工程建設,建設面向全球的交通網絡。四是推進融合,加強各種運輸方式跨方式、跨區域、跨領域、跨產業的協調發展,促進綜合交通協調發展發揮整體的網絡效應。
目前,全國農村公路總里程數已經達到453萬公里,成為名副其實的“超級工程”,下一步將如何更好發揮農村公路作用,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
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局長吳春耕表示,近些年來,交通運輸部持續加大中央車購稅等對農村公路的補助,支持地方加快農村公路建設。“四好農村路”經過十多年的建設,每年投資幾千億,總里程達到453萬公里,惠及幾億民眾,確實也成為名副其實的超級工程。2023年1—11月,交通運輸部針對全國農村公路建設總投資超過4555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的里程超過16萬公里,新增的通三級及以上公路鄉鎮327個,新增通硬化路的較大人口規模自然村(組)2.2萬個,應該說這為廣大群眾致富奔小康,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撐。2024年是習近平總書記就“四好農村路”作出重要批示的十周年,交通運輸部將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等一系列要求,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的經驗,集中力量抓好辦實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持續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完善現代化農村交通運輸體系,為建設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有力有效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交通運輸保障。我們主要圍繞“四個好”做好四篇文章。一是進一步建好,繼續深入實施新一輪農村公路建設改造。交通運輸部將有序推進“新三通”建設,主要是較大人口規模自然村(組)通硬化路、建制村通等級路、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同時推進實施老舊公路的改造還有窄路的拓寬改造以及錯車道建設,因地制宜加快完善便捷高效、普遍公平的農村公路網絡。二是進一步管好,主要是健全完善“路長制”運行長效機制。交通運輸部將加快推進《農村公路條例》立法工作,扎實抓好交通強國“四好農村路”系列試點建設,同時深化“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的兩個創建,加快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農村公路治理體系。此外,交通運輸部還將以邊遠山區農村公路建設養護為重點,加快建立有效的長效機制。三是進一步護好,主要是加快完善農村公路的長效管養機制。交通運輸部將全面提升農村公路養護水平,加大投入,不斷提高農村公路路況水平,特別是提升農村公路應急保障和防災減災能力,深入實施公路安全設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的精細化行動,加快推進農村公路生命安全防護工程建設,也就是剛才說的民生實事,交通運輸部2024年力爭到年底前基本實現2020年底前存量農村公路危橋全部整治完畢。此外,交通運輸部還將深化“美麗農村路”建設,因地制宜開展農村公路的路域環境整治,力爭確保農村公路暢安舒美的良好環境。四是進一步運營好,主要是暢通幸福出行、物流配送、郵政快遞三個“最后一公里”。交通運輸部將因地制宜促進農村公路與產業、旅游、文化等融合發展,加快發展農村公路路衍經濟,鼓勵農村公路和經營性項目一體化開發,為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提供更好保障。謝謝。
交通運輸部積極推進交通強國建設,與多個省份簽署了合作協議,部署了多個交通強國試點。最新進展如何?除此之外,在推進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方面,還開展了哪些工作?
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司長李傳光表示,2023年以來,交通運輸部與地方多個省份密切溝通對接,以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落實加快建設交通強國要求、推進部省共同關注事項為重點,結合地方實際,因地制宜、因省施策,共同開展了部省合作協議起草和簽署工作。目前,已經與16個省份簽署了合作協議,其余大部分省份已經具備簽署條件,后續將陸續簽署。根據協議,交通運輸部將在交通強國建設試點、重大項目推進、重點領域改革、科技創新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合作省份將加強組織領導,深化改革創新、強化要素保障,將加強部省協作聯動共推交通運輸事業高質量發展。關于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相關舉措。一直以來,交通運輸部高度重視交通強國建設,在多方面、多領域扎實推進交通強國建設相關工作,目前已經取得了卓有成效的進展。一是完善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實施機制。印發《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年)》及分工方案,編制新時代新征程譜寫交通強國民航新篇章行動綱要、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郵政篇實施方案。目前,全國30個省(區、市)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經建立了交通強國領導機制,27個省份印發實施意見或者建設方案,21個省份出臺了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二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評價指標體系。制定交通強國評價指標及各行業的評價指標,指導地方研究制定省域評價指標,鼓勵研究建立市級層面評價指標。三是深入推進交通強國建設試點。自2019年開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以來,交通運輸部已經累計組織76個單位開展了412項試點,目前3項試點已經完成了竣工驗收,還有多項試點任務正在組織驗收,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是持續強化理論創新和階段性工作總結。交通運輸部不斷深化綜合交通運輸理論、規劃創新理論、交通運輸社科領域理論等研究工作,出版了綜合交通運輸案例集,發布了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年度報告,編制試點工作報告等各項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推進交通強國各項工作。
當前,傳統交通行業正在加速實現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未來交通運輸部還將如何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交通運輸行業的深度融合,助力交通運輸行業數字化發展?
李揚表示,數字化正在深刻改變各行各業。中國已經成為了交通大國,數據顯示,2023年1~11月,我國跨區域人員流動量555.9億人次,完成貨運量500.2億噸。從交通大國要跨越建成交通強國,需要依靠科技創新,推動交通從傳統的依靠要素驅動向更加注重創新驅動轉變。關于轉型問題,有三方面趨勢。一是通過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建設能力整體躍升。港珠澳大橋、京張智慧高鐵、北京大興機場這一批重大工程能夠投入運行,背后靠的是科技支撐。廣東深中通道、廣西平陸運河、上海小洋山北集裝箱自動化碼頭正在加快建設,這些都是中國交通科技創新背后的大力支撐。二是從裝備層面看,除了基礎設施之外,裝備也在不斷取得突破,有時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系統正式下線,國產C919大飛機實現商業運營,首艘智能集裝箱船“智飛號”實現安全智能運行,還有一些大國重器,比如,超大直徑盾構機,為交通強國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三是智能綠色技術廣泛應用,目前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以及自動化碼頭在建規模和已建規模都是世界首位。交通運輸部特別重視推動自動駕駛,自動駕駛車輛測試里程加起來已經累計超過了7000萬公里。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加速推進,靠港船舶使用岸電、路用材料循環利用等綠色低碳技術廣泛應用,有力推動了綠色低碳產業轉型發展。
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產業體系建設,交通運輸部將圍繞這一要求,圍繞強國建設這一目標,優化配置科技資源,精心組織科技攻關,強化科技力量配置,以科技創新賦能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在科技的支撐下,賦予強國建設新的力量、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