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海,賦能大灣區中樞之城
近日,中鐵十七局參建萬環西路南延線工程順利建成通車,打通南沙區南北互聯通道,為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建設“點睛”。
圖 | 萬環西路南延線試通車儀式
萬環西路工程是廣州市“攻城拔寨”重點工程,位于灣區的核心區萬頃沙板塊,南接南沙港區、深中通道、南中高速,北通東新高速、南沙港快速路,對于強化南沙在粵港澳大灣區的交通樞紐地位具有重要意義。
圖 | 線路示意圖
中鐵十七局承建萬環西路南延線工程,起點順接萬環西路,終點與南端海堤平交,包含5座橋梁、6段道路的施工任務。道路建成后,未來將與南中高速、深中通道互連,為南沙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交通基礎支撐。
協調施工,優質高效
圖 | 共線施工示意圖
項目與南中高速公路共線施工,最小凈空距離僅5.1米,加之軟地基地質條件,對管樁、攪拌樁施工帶來負面影響。項目加強溝通聯絡,與南中高速公路項目聯合優化施工方案,實行交替施工、改裝工裝設備,全力降低交叉作業影響。
圖 | 全線架梁完成
“起步即沖刺、開工即決戰”成為全體建設者的共識,通過提前籌劃、科學組織,嚴格落實考核制度,緊盯工程安全質量細節,項目接連攻克臺風襲擾、征遷阻礙等難題,優質高效完成建設任務,受到政府及業主的高度評價。
多措并舉,攻克難題
圖 | 成型公路
線路部分路基穿越南沙濕地,地基淤泥層平均厚度達35米。為防止路基出現較大沉降、失穩現象,項目主動對接業主及設計單位,結合實際調整施工方案,在做好樁基位移監測和受力影響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優化工法、改進工藝,成功突破了軟土地基處理難關。
圖 | 航拍工程
施工中,項目嚴格施行“三檢”制度,采取管樁施工雙控法,精準控制收錘次數、管樁長度及工序環節質量。路基大段落填筑前,技術團隊采用“水泥攪拌樁+塑料排水板”“管樁+托盤”的復合型結構,打出地基加固“組合拳”,護航公路平穩穿越濕地地區。
綠色施工,生態建造
圖 | 十九涌大橋穿越南沙濕地
十九涌大橋全長894.79米,為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大橋跨越紅樹植物群落及鳥類棲息地——南沙濕地公園,區域內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1種、二級重點保護動物16種,生態環保要求極其嚴格。
圖 | 公路與環境融為一體
為踐行“兩山”理念、呵護駐地生態,項目嚴格控制臨時用地,制定環保施工管理制度、環保專員巡檢機制,積極組織志愿者開展“復綠行動”,打造與自然環境和諧融入的道路沿線綠色景觀,彰顯“品質建造”生態之美。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總投資4741億!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獲批2020-08-06
- 《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獲批后首個城鐵項目開工2020-09-07
- 贛深高鐵施工獲重大突破 最后一座連續梁成功轉體2020-09-11
- 粵港澳大灣區再添生態新“名片”2021-08-13
- 歷經38小時 重約6.6萬噸 !深中通道東端首個管節完成沉放對接2021-09-01
- 粵港澳大灣區用砂緊張局面或將緩解202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