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愉拍视频-四川一级丰满女老板毛片_久久99精品免费一区二区-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歡迎您來到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官方網站
行業新聞
2024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的預測分析與政策建議
時間:2024-01-18    來源:陳錫康 楊翠紅等    分享:
文章綜合運用了投入產出技術、景氣分析、專家分析、統計和計量經濟模型來預測國內生產總值(GDP)。通過回顧2023年中國的經濟運行狀況,并考慮到當下國內外的形勢,預測顯示2024年中國經濟有望保持平穩運行

本文即將刊載于《中國科學院院刊》2024年第1期“戰略與決策研究”


陳錫康1,2  楊翠紅1,2,6*  祝坤福3  王會娟4  李鑫茹5  趙宇1,2,6

1 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

2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3 中國人民大學  經濟學院 

4 中央財經大學  統計與數學學院

5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經濟學院

6 中國科學院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


2023年在疫情以后國民經濟保持恢復態勢,中國經濟向著積極的方向復蘇。但是經濟恢復存在一定波動,預測2024年中國經濟將平穩較快增長。文章綜合運用了投入產出技術、景氣分析、專家分析、統計和計量經濟模型來預測國內生產總值(GDP)。通過回顧2023年中國的經濟運行狀況,并考慮到當下國內外的形勢,預測顯示2024年中國經濟有望保持平穩運行,增速達到5.3%左右;基于對當前經濟狀況的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建議:加強宏觀政策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力度;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提高產業鏈韌性和競爭力;穩定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


2023年新冠病毒感染(COVID-19)平穩有序轉段,我國經濟逐漸恢復,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和挑戰,經濟總體態勢呈現為波浪式和曲折式前進。在2022年基數比較低的情況下,2023年第2、3季度同比增速沒有達到COVID-19后經濟快速增長的預期,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展望2024年,世界經濟正處于深度調整中,復蘇動力不足,我國經濟發展仍將存在不確定性。本文深入研究了中國經濟的中長期趨勢,并分析了2023年的經濟增長情況。在此基礎上,文章對2024年的經濟增長進行了細致的分析與預測,旨在為現階段的經濟發展提供定量參考。

1



中國經濟中長期走勢預測


預測的前提條件


1. 堅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

2. 堅持科技創新,堅持科教立國。充分發揮中國人民勤勞、樸素、重視教育、善于創新等優秀品質。

3. 中美兩國不發生全面沖突,與主要鄰國不發生長時期的大規模沖突。



主要預測結果


總的發展態勢為:隨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提高,經濟增速呈波浪型下降,經濟總量將逐步上升。具體包含以下6個方面。


1. 預計2021—2030年這10年之間,中國在綜合國力、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方面將取得顯著成就,經濟增長速度預計將下降至“5時代”,年均增長率大約為5.3%。


2. 預計2030年前后,中國經濟總量(采用現行匯率法的方式計算)可能與美國水平持平。


3. 預計2021—2035年中國經濟年均復合增長速度有望達到5.0%,經濟規模有望翻一倍,完成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


4. 進入2031—2040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進一步下降至“4時代”,年均增長率將為4.4%左右,相比于2021—2030年5.3%的年均增速,預計降低0.9個百分點。


5. 展望2041—2050年,經濟增長速度預計將進一步放緩至“3時代”,年均增長率可能在3.8%左右,某些年份可能高于或等于4%,而個別年份低于3%。增速相比2031—2040年4.4%的年均復合增長速度降低0.6個百分點。


6. 到2050年,預計中國將成為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2



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回顧與分析


在解除對COVID-19采取的甲類傳染病防控措施后,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較2022年有所加快。預計2023年GDP增速為5.4%,比2022年提高2.4個百分點。其中,第1季度、第2季度和第3季度GDP增速分別為4.5%、6.3%和4.9%,預計2023年第4季度增速為5.9%,預計2023年全年增速5.4%左右。2023年中國經濟總體恢復向好,但是經濟恢復進程總體呈現波浪式和曲折式前進的特點。第2季度和第3季度在2022年基數很低情況下(上期增速分別為0.4%和3.9%)同比增速未達預期。


COVID-19過后經濟未出現快速增長的原因


1

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不足,特別表現在投資增速緩慢和房地產部門發展停頓上


投資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在2000—2015年經濟高速增長的年份,投資對經濟增長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2023年投資增速有所放緩,前3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呈明顯下降趨勢,2023年1—2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為5.5%,而2023年1—9月同比累計增長僅為3.1%。2023年1—9月基礎設施投資和制造業投資均增長6.2%,但是民間投資下降0.6%。由表1可見,2021年第1季度,中國房地產業增加值增長速度很高,增長率達到19.5%,此后逐漸降低。到了2021年第4季度,房地產業的季度增長率下降至–4.5%,全年累計增速為3.5%。2022年第4季度,該行業的季度增長率進一步降至–7.2%,年累計增速為–5.1%。到了2023年的第1—3季度,房地產業增加值的季度增速分別為1.3%、–1.2%和–2.7%,對應的累計增速則分別為1.3%、0.0%和–0.9%。由此可見,2023年房地產業增加值增速比2022年略好,但各季增速基本為負值,是國民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


表1 2021年第1季度至2023年第3季度中國房地產業增加值增速


2

外需走弱,訂單下降


2023年全球經濟在COVID-19基本結束后依然增長乏力,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最新預測,世界經濟增速將從2022年的3.5%放緩至2023年的3%和2024年的2.9%。與2023年7月時的預測相比,分別持平和低0.1個百分點。2023年9月,歐盟委員會對歐元區經濟增速的預測結果做出了下調,將預測值從1%下調至0.8%,2024年的預期增長率從1.7%下調到1.4%。其中,歐洲大陸最大經濟體德國正陷入衰退。全球經濟不景氣,外需增長持續放緩嚴重影響中國外貿增長。據海關統計,2023年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7.96萬億元,與2022年同期持平。其中,出口21.6萬億元,同比增長0.3%;進口16.36萬億元,同比下降0.5%;2023年前11個月,中國對美國出口3.21萬億元,下降8.5%。



3

美國及其盟國蓄意打壓和遏制


作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長期以來一直從其主導地位中獲得各種利益和優勢。然而,隨著經濟和軍事領域實力不斷增強,中國在經濟上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并正在趕超美國,在政治、科技等領域也不斷取得重大的進展。美國政客將中國誤判為實質性威脅到其霸主地位的重要因素,并采取了打壓和遏制中國的若干行動。



4

COVID-19余留影響


一些企業面臨經營困境,進而導致投資動能不強。就業和居民收入的不確定性影響了居民的消費和未來預期。


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困難不少,但更要看到,其中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機遇。隨著各項政策措施持續顯效,預計在2023年第4季度,經濟將繼續保持穩定的回升趨勢,順利實現預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確保高質量發展。


2023年三大產業增加值增速回顧與分析(生產法維度)


本文基于國家統計局進行季度GDP核算的方法,建立了分行業增加值與相關月度指標的關聯模型,通過時間序列模型、回歸模型等方法對季度和年度GDP進行預測。預計2023年第4季度GDP增長率為5.9%,全年增長率為5.4%左右。分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來看,預計2023年第4季度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增加值增長率分別為4.8%、4.7%和7.0%,預計2023年全年分別為4.3%、4.5%和6.3%(表2)


表2 2022和2023年中國三大產業增加值增長率


2023年,面對極為錯綜復雜和嚴峻的國內外環境,我國三大產業表現出積極向好的發展態勢,年度增速較2022年均有大幅提升,尤其是第三產業,預計2023年增速較2022年提高4.0個百分點,對GDP增幅的貢獻率將達到61%左右,拉動GDP增長3.3個百分點左右。




_

糧食產量再創新高,畜牧業穩定增長



2023年,中央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我國糧食獲得豐收。2023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 908億斤,較2022年增加178億斤,增長1.3%,糧食產量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國家統計局數據)。雖然華北、東北部分地區發生了洪澇災害,但我國糧食畝產增加了5.8斤,增長0.8%。畜牧業穩定增長,預計豬牛羊禽肉產量較2022年增長4%左右,農產品供應充裕。2023年前3季度,全國豬牛羊禽肉產量6 974萬噸,同比增加263萬噸,增長3.9%(國家統計局數據)




_

工業經濟企穩回升,建筑業發展明顯好于2022年



預計2023年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較2022年提高0.7個百分點,其中預計工業增加值增速為4.0%左右,建筑業增加值增速為6.9%左右。



1

工業發展恢復向好


從2023年前3季度數據來看,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增加值實現了4%的增長,較2022年同期提高0.1個百分點;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4.8%,較上半年提高0.4個百分點,3個季度以來保持了逐季提升的態勢;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為96.8%,比前2個季度提高0.6個百分點,企業經營在逐步改善。2023年11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49.4%,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制造業景氣水平略下降。



2

2023年建筑業增加值增長率一直保持較高水平


2023年前3季度,建筑業增加值增長率累計為7.2%,較2022年同期提高2.4個百分點。從非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來看,2023年11月份我國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5.0%,較上月提高了1.5個百分點,且2023年以來一直處于擴張區間,尤其是8、9月份回升態勢明顯。



_

第三產業快速恢復



預計2023年第4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率為7.0%,較2022年同期提高4.7個百分點。主要是因為2022年同期增速較低,且服務業呈現出非常快的恢復增長態勢。從非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來看,2023年以來,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持續位于景氣區間。11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49.3%,比10月份下降0.8個百分點,這是2023年首次進入收縮區間。


1

2023年疫情防控轉向以后,接觸型服務業呈現爆發式恢復性增長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前3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率為6.0%,其中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4%,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行業的增加值同比上升了7.5%,且營業性客運量、旅客周轉量同比分別增長56.1%和106.9%,消費需求加快釋放。


2

現代服務業帶動作用較強,遠高于第三產業增加值的平均水平


信息傳輸軟件、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率遠高于第三產業增加值的平均增速。同時,高技術服務業的固定資產投資、高技術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戰略性新興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均高于第三產業的平均發展水平。


2023年三大需求增速回顧與分析(支出法維度)


本文從最終消費、固定資本形成及進出口等維度建立了時間序列模型和回歸模型,對季度、年度的支出法GDP構成要素進行了預測分析。2023年前3季度中國經濟持續恢復向好。從三大需求來看,中國經濟恢復向好的主要動力是內需市場,尤其是消費市場繼續呈現穩定復蘇的趨勢,而外需收縮持續,向下拉動經濟增速。隨著穩增長、穩就業、防風險的政策不斷出臺,消費市場需求恢復向好,投資市場預期好轉,經濟企穩回升。總體而言,中國經濟將繼續持續向好的總勢頭不會改變。




_

消費形勢積極向好,保持快速恢復態勢



進入2023年以來,消費市場呈現出穩健復蘇勢頭。受2022年同期低基數影響,2023年3—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出現快速恢復,上半年的累計增速達到9.3%。雖然2023年6—7月消費增速有所下降,但是8—9月逐步恢復。


1

2023年前3季度消費形勢回顧


從2022—2023年兩年同期累計增長率來看,消費增長較為穩定。2023年前3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累計增長率達到6.8%;增加價格因素的考量后,其實際增長率為6.6%,2023年前3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GDP的增長貢獻了4.3個百分點,貢獻率高達83.2%,成為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動力。


2

消費結構變化顯著


從消費結構來看,生活性服務消費與旅游相關的消費呈快速增長勢頭;同時升級類消費需求不斷釋放,新能源汽車消費量同比增長達到33.8%,成為了當前消費的熱點。考慮到2022年第4季度基數較低,消費市場活力不斷增強,促消費措施顯效等,消費恢復擴大的基礎將更加鞏固。預測顯示,2023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率將約為7.5%,最終消費支出預計將拉動經濟增長4.5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預期將在82.9%左右。




_

投資增速放緩,基礎設施投資發力



1

2023年投資增速有所放緩


前3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明顯下降,2023年1—2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率5.5%;而2023年1—9月同比累計增長僅3.1%,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和制造業投資均增長6.2%,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9.1%,民間投資下降0.6%。


2

預計基礎設施投資持續發力將有效帶動投資信心提升


2023年10月24日,全國人大批準了國務院增發1萬億特別國債的決議,提振了投資信心。預計2023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約3.9%,資本形成總額拉動經濟增長1.7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31.8%左右。




_

外需進一步收縮,進出口增速放緩



受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外需收縮影響持續,以及2022年同期基數較高的多重影響,外需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減弱,2023年以來我國進出口和貿易差額增速均呈現下滑趨勢。2023年1—11月進出口總額37.96萬億元,同比持平(美元計為–5.6%),其中出口增長0.3%(美元計為–5.2%),進口增長–0.5%(美元計為–6.0%),貿易順差為5.24萬億元(7481.3億美元)。可見剔除人民幣匯率影響后,我國進出口增速并沒有美元統計這么低。


另外,我國居民出國出境需求增長,2023年前3季度,貨物和服務的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產生了0.7個百分點的負面拉動效應,對GDP的貢獻率為–13.0%。從近期外需形勢來看,我國傳統貿易伙伴美國和日韓經濟形勢好轉,同時2022年4季度進出口總額基數較低,雙重因素影響下,我國外貿進入企穩復蘇階段,貨物出口形勢好于進口,貿易差額進一步擴大,但全年貿易順差與2022年相比有所萎縮。預計2023年全年貨物和服務出口凈額(出口減進口)對GDP增長貢獻率為–14.7%左右,拉動經濟增長–0.8個百分點。

3



2024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測



中國年度GDP增長率預測方法概述


GDP受到眾多復雜且多變的因素影響,其中一些關鍵因素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而且有些因素難以進行量化或預測,這增加了預測的復雜性。本文參考Chen等介紹的預測思想,構造系統綜合因素預測法,可對GDP進行高精度預測。該模型有如下3個特點:


1. 將國民經濟視作典型復雜系統,認為其各個子系統間、系統與外部環境間均存在非線性、隨機性和動態性的復雜相互作用,綜合考慮內部和外部因素的影響;


2. 關注經濟增長的主要影響因素;


3. 將投入產出技術、計量經濟學等與多種定量方法相結合,對GDP增速進行集成預測。


2024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預測的前提條件


2024年,中國經濟的走勢、國際經濟等方面均面臨著一定的不確定性。本文在以下3個前提條件的基礎上,對2024年中國的經濟增長情況進行預測。


1.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引領下,中國政府將堅持實施“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的總體方針,深化新發展理念的實施,加速形成新的發展格局,并致力于推動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2. 2024年中美在政治、經濟、科技和軍事上避免發生全面對抗沖突。


3. 2024年中國的鄰近地區(朝鮮半島等),以及中國南海、中國臺灣,不會出現大規模的沖突或地區性戰爭。



2024年中國GDP增速和全年走勢分析與預測



_

2024年中國GDP增速預測結果



經濟增長速度的高低首先取決于經濟內生動力,其次是受外部環境影響。美國作為唯一的超級大國,中美關系對中國經濟發展至關重要。本文分別在基準情景、悲觀情景和樂觀情景下對2024年中國經濟增長進行預測。



1

基準情景(預期概率60%)


經濟內生動力平穩增長,投資增速較2023年加快,在政策推動下,房地產業發展企穩并略有好轉。2024年中美關系將有所緩和,但美國政界仍將繼續認為中國是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美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和科技上繼續對中國采取遏制和打壓措施。


2

悲觀情景(預期概率20%)


經濟內生動力嚴重不足,投資增速緩慢。房地產業繼續下跌,2024年中美兩國關系惡化,美國在經濟上對中國采取全面遏制和制裁措施。


3

樂觀情景(預期概率20%)


經濟內生動力較快增長,投資增速較2023年顯著加快,房地產業有明顯好轉。2024年中美關系有很大改善和好轉,然而,美國政客依然將中國視為美國主要的競爭對手,仍對中國采取遏制和打壓措施。


在基準情景下,預計2024年中國經濟平穩運行,增長水平將基本恢復至正常水平。鑒于中國目前的潛在經濟增長率和外部環境的影響,2024年中國的GDP增長速度預計將達到約5.3%,全年經濟表現將穩步向好,呈現出先緩后升的趨勢。


2020—2023年受COVID-19及其余留影響,中國各季度GDP增長率之間的差異非常顯著,例如在2020年,各季度GDP的增長率波動范圍為–6.9%—6.4%,極差為13.3個百分點;2021年為4.3%—18.7%,極差為14.4個百分點;2022年為0.4%—4.8%,極差為4.4個百分點。2023年為4.5%—6.3%,極差為1.8個百分點。2024年各季度經濟增長率的波動將較小。預計2024年第1—4季度經濟增長率分別為5.0%、5.3%、5.5%和5.4%,各季度增速極差為0.5個百分點左右(表3)


表3 2020—2024年各季度中國經濟增速


在悲觀情景下,預計2024年中國全年的GDP增長率預計將在4.0%左右;在樂觀情景下,預計中國的GDP增長率可達到約6.5%。


本文在基準情景下,也對細分類指標(即三大產業和三大需求)進行了分析和預測。



_

2024年三大產業增加值增速預測



2024年,中國的三大產業增加值將繼續穩步增長。具體而言,第一產業的預測增長率約為4.5%,較2023年上升0.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的增加值增長率預計將保持在4.5%左右,與2023年相當;而第三產業的增加值增長率預計為6%,略低于2023年的增長率(表4)


表4 2022—2024年中國GDP增長率及三大產業增加值增長率



_

2024年三大需求增速預測



從三大需求來看,隨著擴大內需戰略深入實施、消費政策持續發力和居民收入穩定增長,消費市場恢復和增長基礎進一步鞏固;由于高科技和新能源行業投資持續增長,基礎設施投資回暖,投資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預計將得到加強;隨著全球主要經濟體經濟形勢進一步恢復好轉,2023年外貿基數較低等影響,進出口增速將繼續企穩回升。預測2024年最終消費對GDP貢獻率為69.0%,拉動GDP增長3.7個百分點;資本形成總額對GDP的貢獻率預計為36.0%,拉動GDP增長為1.9個百分點;凈出口對GDP的貢獻率為–5.0%,拉低GDP增長率0.3個百分點(表5)


表5 2021—2024年中國GDP增長率及三大需求GDP貢獻率和拉動

4



關于2024年經濟發展的建議


如前所述,2024年我國經濟發展存在著較強不確定性。國際層面,主要經濟體通貨膨脹水平仍處于高位,世界經濟復蘇勢頭仍然較弱,中國的外需形勢不容樂觀;國內來看,企業對當下經濟的信心不足、投資意愿不強,地方債務沉重,房地產仍將下行等,這些均給中國經濟強勁復蘇帶來了不確定性。為穩定預期,提振投資者和消費者的信心,促進我國經濟的持續復蘇,提出如下建議。


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注重宏觀調控政策創新


宏觀政策在著力培育經濟發展新增長點和新動能的同時,應當穩住傳統增長引擎,守住我國經濟的基本盤,切實做到“先立后破”。在風險可控范圍內,結合當前經濟形式,適當擴大財政赤字率,科學管理市場預期。豐富宏觀調控政策工具儲備,弱化宏觀經濟波動,從而提振市場信心;地方政府債務融資機制需做到規范管理,明確責任,透明公開。確立法治化和制度化的地方政府債務融資體系,解決地方政府預算軟約束、鼓勵有效投資、緩解市場無序競爭,有效化解房企債務風險。


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提高產業鏈韌性是內循環得以順利開展的必要條件。依托我國市場規模優勢,加快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物聯網等新技術與傳統制造業相結合,加快配套設施建設,提升制造業數字化水平。平衡產業鏈安全與效率,厘清我國產業鏈外部敞口的國別結構,考慮國際政治環境的不斷變化,培育可替代供應鏈,提升關鍵領域的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加強對關鍵零部件等“卡脖子”領域的政策扶持力度和科研支持,健全新型舉國體制,補齊產業鏈短板,發展先進適用技術,完善供應鏈體系。



穩定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對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主動順應中小企業發展需求和產業技術變革趨勢,推動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在服務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延續、優化、完善并落實好對中小企業的政策扶持力度包括稅收減免、稅收優惠和財務補貼等,也可提供資金補貼、技術創新獎勵等財務支持。通過建立研發基金、科技創新基地或技術中心等途徑,為中小企業提供支持。結合數字技術,通過出口退稅、市場推廣等支持政策,鼓勵中小企業參與國際貿易合作、直接融入全球生產鏈,開拓海外市場。



陳錫康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國際投入產出協會會士,中國投入產出學會名譽理事長。研究領域:經濟預測、宏觀經濟與產業經濟、數量經濟模型。

楊翠紅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管理、決策與信息系統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投入產出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國際投入產出協會副理事長。主要研究領域:投入產出技術與經濟預測、全球價值鏈與貿易利益研究、宏觀經濟分析與政策。


文章源自:

陳錫康, 楊翠紅, 祝坤福, 等. 2024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的預測分析與政策建議.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24, 39(1),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31222001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返回頂部

X

您正在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


若您無法正常瀏覽本頁面,為了得到我們網站最好的體驗效果,請您更換為360、QQ、Chrome、火狐等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