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區域經濟總量突破30萬億元
新華社上海1月29日電(記者王永前、何欣榮)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五年多來,強勁活躍的增長極功能不斷鞏固提升。根據三省一市政府工作報告披露的數據,2023年上海、江蘇、浙江和安徽的經濟總量突破30萬億元大關,對全國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
長三角是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2018年以來,長三角GDP占全國的比重始終保持在24%左右,呈穩定發展態勢。三省一市以4%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近四分之一的經濟總量。
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上海GDP達4.72萬億元,江蘇GDP達12.82萬億元,浙江GDP達8.26萬億元,安徽GDP達4.71萬億元,區域經濟總量突破30萬億元大關。
不僅經濟總量實現突破,長三角區域在加快創新發展、優化經濟結構方面取得的進展也可圈可點:2023年上海有58個10億元以上重大產業項目開工建設,C919國產大型客機、首艘國產大型郵輪實現商業運營;江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達91.9,位居全國第一;浙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3%;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量86.8萬輛,同比增長60.5%。
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振說:“2023年以來,三省一市聚力推進區域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集合區域科技力量,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共建區域科技創新共同體,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持續推進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三省一市都提出了新舉措。如上海提出,2024年將加快建設G60科創走廊、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合力打造長三角區域發展共同體;江蘇提出,規劃建設長江口產業創新協同區,推動沿海港口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樞紐融合發展;浙江省提出,加快建設長三角航空貨運樞紐、長三角中歐班列集結中心、通蘇嘉甬鐵路等項目。安徽省提出,加強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啟動建設長三角(安徽)生態綠色康養基地。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解讀二十大報告|國研中心張立群:中國經濟具有長期的高成長性2022-10-18
- GDP突破121萬億元 9組數據帶你看去年經濟運行情況2023-01-18
- 去年經濟再上新臺階 新舊動能轉換明顯 研發經費首次突破3萬億元;滬深交易所A股累計籌資1.5萬億元2023-03-01
- 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突破14萬億元 綜合實力再上臺階2024-04-01
- 中國經濟“含金量”不斷提升2024-05-09
- 前三季度,長三角三省一市經濟總量增速為5.4%2024-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