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戰略腹地,廣西跑出“加速度”!


2月20日,南寧至深圳高鐵南寧至玉林段六律邕江特大橋項目施工現場,建設者鏖戰正酣,努力實現3月份大橋合龍。
隨著南深高鐵珠三角樞紐機場至省界段開工建設,不久就將增添一條廣西通往粵港澳大灣區最便捷的快速通道。

南深高鐵南玉段六律邕江特大橋施工現場。通訊員 韋建松 攝
攤開地圖,南廣高鐵、貴廣高鐵、南深高鐵宛若蜿蜒的巨龍,縱橫馳騁,極大拉近了八桂大地和粵港澳大灣區的時空距離。
現在,每天有100多對高鐵動車在粵桂間來回穿梭。特別是去年10月,隨著貴廣高鐵完成提質改造,廣西至廣州、深圳、香港的列車開行頻次加密,高鐵運行時間更是進一步壓縮。

圖為貴廣高鐵廣西段沿線車站。圖源:南寧鐵路
彼此連通的,不僅僅有高鐵。
從高空俯瞰西江干流,可謂百舸爭流。
位于梧州市長洲區的長洲水利樞紐,寬闊江面上,滿載貨物的貨船有序排隊通過船閘,連綿的船隊沿著西江一路向東通達粵港澳大灣區,構成一幅黃金水道興旺繁榮的圖景。

在梧州長洲水利樞紐西江船閘,大小貨船有序過閘通行,一派繁忙。去年以來,西江黃金水道貨運量、貨物周轉量、港口貨物吞吐量等實現穩步增長,為珠江—西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何華文 攝
據了解,長洲船閘去年過貨量首次超1.8億噸,成為我國天然河流過貨量最大船閘。
《廣西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總體規劃(2018—2035年)》提出,廣西全面加快與粵港澳大灣區交通互聯互通的步伐,持續打通交通“斷點”和“堵點”。
北部灣港—香港輪船航線實現“天天班”,玉林至湛江高速公路建成通車;

玉林至湛江高速公路馬坡樞紐,與玉鐵高速實現互通。玉林至湛江高速全線通車,從玉林到湛江的車程縮短為一個半小時,加快了玉林和湛江兩市間經濟交流,打通廣西桂東南地區連接廣東南部地區出省出海新通道。張鈺斌 攝
大藤峽水利樞紐主體工程全面完工并正式投產發電,有力保障了粵港澳大灣區供水安全;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上游南木江副壩。記者 周軍 陶小軍 攝
粵桂間電力互濟合作不斷加強,去年1—11月“賀電送粵”電量完成35.2億千瓦時,超出年計劃7.4億千瓦時;
貴港成為西南地區貨物通過河運前往珠三角的樞紐港,桂林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后花園”,湘桂、貴廣鐵路在此交會……
如今,廣西與粵港澳大灣區呈現陸海空全方位互聯互通態勢。
據統計,廣西已經基本建成連接東盟、通達港澳、輻射云貴的綜合交通運輸大通道體系。截至目前,粵桂兩省區鐵路建成4條,在建2條;公路建成8條,在建5條;開通航空航線13條;西江航運干線貴港以下全線可通航3000噸級船舶。

1月29日,2024年廣西招商引資“早春行動”首場大型專題招商活動走進深圳,當天吸引粵港澳大灣區重要商協會機構負責人、強優目標企業高管280多人參加。
會上,廣東智能裝備制造協會聯合眾多知名商協會,共同發起支持廣西建設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的倡議,顯示出粵港澳大灣區企業投資廣西熱情高漲。

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招商推介會簽約儀式現場。主辦方供圖
“廣西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水平存在的梯度差距,深度融入大灣區將給廣西高質量發展以及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廣闊空間。”廣西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姚華表示。
日前,廣東企業投資建設的惠科電子北海產業新城一期項目內,已入駐的多家企業開足馬力抓生產,以奮勇爭先的姿態打好今年的“開局戰”。

在惠科電子北海產業新城,工人在手機配件生產車間忙碌作業。廣西日報-廣西云客戶端記者 周軍 攝
“我們的銅箔已經做到4.5微米,比紙還薄。”據入駐新城的銅箔公司綜合部管理師張永鑫介紹,這種新能源電池負極所需的材料大受市場歡迎,銅箔產能2024年將超過10萬噸,進入全球產銷前五行列。
近年來,隨著粵桂產業合作的深入推進,華潤、比亞迪等越來越多粵港澳大灣區企業把廣西作為重要投資目的地,聚焦于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高端金屬新材料等產業,不斷加大在桂投資力度。

廣西通過粵桂協作機制引進比亞迪在南寧市建設青秀45GWh新能源電池生產基地。廣西日報-廣西云客戶端記者 周軍 攝
記者了解到,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在桂投資項目到位資金3730億元,占同期廣西全區總量的36.9%;簽訂項目協議投資總額達5270億元,占同期廣西全區總量的31.3%;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全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12億元。
現如今,深圳巴馬大健康合作特別試驗區、廣西東融先行示范區(賀州)、南寧東部新城、東興邊境經濟合作區等有序推進。
據統計,深巴試驗區已陸續引進深圳華為、深鵬旅游、深圳茂雄等80家企業133個項目,計劃投資額880.68億元,成為廣西重點打造的世界級長壽養生旅游目的地和廣西大健康產業發展龍頭基地。

“深巴試驗區”科創中心全景圖。巴馬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過去一年,廣西與粵港澳大灣區園區共建合作同樣取得重大進展:南寧與深圳簽訂共建南寧(深圳)東盟產業合作區戰略協議,形成“深圳+南寧+東盟”跨境產業合作模式;崇左與江門簽訂合作共建沿邊產業園區框架協議,雙方共同推進江門(崇左)產業園聯動發展。
立足“戰略腹地”要求,廣西積極融入大灣區建設,充分將粵港澳的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與廣西的區位、資源、生態等優勢結合起來,讓發展動能更加充沛。
同時,廣西也積極利用粵港澳大灣區平臺,推動自身優勢產業走向國際市場。通過位于南寧的廣西—香港標準及檢定中心,多家廣西企業的產品取得了香港優質“正”印認證,一批批“廣西制造”“廣西特色”“廣西質量”在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

2月4日,廣東省57名粵桂協作干部高質量完成4年援桂工作載譽而歸。目前,廣東新一批51名粵桂協作干部已奔赴廣西壓茬交接,展開新一輪粵桂協作各項工作。
不久前,“2023年十大深圳市幫扶協作示范項目”揭曉,深圳同益新打造廣西繭絲綢產業集群等10個項目從101個申報項目脫穎而出。
近年來,深圳同益新公司在廣西多點布局,建設了百色、河池、來賓三大繭絲綢全產業鏈生產基地,總占地面積3400畝,計劃總投資60億元,全部建成后年總產值超100億元,成為粵桂協作打造產業集群的典范。

近年來,乘著粵桂協作的東風,大石山區忻城縣建起全國最大的單體繭絲綢產業園——廣西忻城繭絲綢產業園,今年剛投產產值就達1億元。粵桂協作工作隊供圖
粵桂東西部協作不斷實現新突破,在2022年國家東西部協作成效考核中,廣東和廣西以東、西部省份“第一”的成績,雙雙獲得綜合評價“好”的等次。
據了解,2023年我區獲得廣東撥付財政幫扶資金17.63億元,共建產業園區117個,新增引導落地投產企業396個。

大新縣新材料智造產業園是粵桂協作共建產業園的重點產業協作項目。韋繼川 攝
把抓產業、引項目、搭平臺、促發展擺在重要位置,粵桂協作圍繞對口協作地區特色產業和區域經濟發展,持續開展“產業協作提升行動”。目前,廣東、廣西共建有274個供粵供深農產品示范基地、35個深圳農場。
與東盟共挽、與粵港澳大灣區相融。近年來,廣西抓住機遇,不斷加強與大灣區在各領域的交流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百色市田陽區通過粵桂協作機制引進廣東企業對當地水果進行深加工。圖為該區深百(南田)眾創園繁忙的芒果處理車間。周加孔 攝
依托西南瀕危藥材資源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澳門中醫藥國家重點實驗室,持續推動廣西中醫藥大學、廣西藥用植物園與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組建聯合創新體;
廣西大學與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同濟大學開展行政管理、機械工程、金融學、核科學與技術等學科的博士聯合培養;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西醫院、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柳州醫院等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全面運行;
粵桂兩地落實《跨省(區)流域上下游突發水污染事件聯防聯控合作協議》等系列協議,共同推進鶴地水庫藍藻水華研究和治理,深化危險廢物污染聯防聯控合作……

2023年2月24日,粵桂合作重點示范項目—龍光南寧·云匯鮮智慧港暨粵桂協作預制菜產業園開園。記者 莫迪 攝
“廣西既是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的重要目的地,也是大灣區通往東盟以及歐洲市場的重要窗口,積極融入大灣區既是廣西的重大機遇,也將為區域互利共贏帶來更廣闊空間。”廣西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姚華說。
潮涌珠江兩岸闊,廣西正全力跑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戰略腹地的“加速度”!

2023年11月15日,以“協同 創新 合作”為主題的南寧(深圳)東盟產業合作創新中心、南寧(深圳)東盟產業招商咨詢中心揭牌儀式暨深邕協同創新合作交流會在深圳南山區成功舉辦。圖為活動現場。通訊員 黃運泰 攝

報紙版面截圖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全國首座UHPC箱拱——八丘田車行天橋成功合攏2020-08-12
- 廣西將全面推廣使用預制樓板、預制樓梯板、預制內外墻板,裝配式建筑即將迎來發展高峰2020-09-07
- 廣西今年新開工建設一批鐵路、高速等項目2021-02-01
- 大動作!廣西計劃新開建33條高速、6個鐵路項目2021-02-24
- 1-7月廣西新簽項目994個 總投資6289億元2021-09-02
- 賀州至巴馬高速金釵紅水河特大橋完成管內混凝土施工202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