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愉拍视频-四川一级丰满女老板毛片_久久99精品免费一区二区-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歡迎您來到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官方網站
行業新聞
展望京津冀 協同紅利惠及三地百姓
時間:2024-02-29    來源:科技日報    分享:
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周年特別報道

  “現在直接刷河北三代社保卡,就能實現京冀兩地借書。”2月17日清晨,家住河北雄安的李先生,在北京城市圖書館的自助借還書機前,刷卡順利借到心儀圖書。

  “北京上車睡一小覺就到唐山了。”經常穿梭“京唐”兩地的北京雙泰智能裝備制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艷玲說道。隨著京唐城際鐵路的開通運營,唐山正式融入北京一小時交通圈。

  “報關單在石家莊海關申報,貨物就能直接運抵天津港。天津海關推出的‘抵港直裝’模式,較以往轉關模式,單票節省了近1200元。”河北保定耀昌進出口有限公司陳經理實實在在感受到了京津冀一體化帶來的便利。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十年來,這樣讓人充滿幸福感的小畫面不斷在京津冀上演。

  一張圖規劃、一盤棋建設、一體化發展,京津冀三地在交通、生態、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持續突破,眾多民生項目落地,越來越多“協同紅利”惠及三地百姓。

  “兩翼”齊飛帶起首都都市圈

  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區,形成北京新的“兩翼”,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中之重。

  以副輔主、主副共興,經過七年多的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保持千億級投資強度,確保一年一個節點、每年都有新變化。

  2023年底,城市綠心公園、北京藝術中心、北京城市圖書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環球主題公園,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誕生,成為千年古都新名片;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東六環路入地改造等重點工程建設進入沖刺階段……

  承載力的增強,也使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得到提升。目前,北京市級機關已有兩批集中搬遷到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61家北京市屬國企及下屬企業實現落戶。北京城市副中心已形成數字經濟、現代金融、先進制造、商務服務、文化旅游、現代種業六大產業集群。

  在另“一翼”雄安新區,“未來之城”新畫卷已展開。在這里,“1+4+26”規劃體系和“1+N”政策體系基本建立;地上、地下、云上“三座城”共同打造智慧之城。

  “我們看好這座城市。”許蒙超在北京開辦了一家生物技術企業,去年12月中旬,許蒙超在雄安中關村科技園成立了一家子公司。春節后,許蒙超的妻子也來到雄安工作,夫妻倆決心“扎根”雄安。

  如今北京援建的“三校一院”已開學開診;“四縱三橫”高速公路和對外骨干路網全面建成,京雄城際和雄安站建成投運;環起步區生態防洪堤初步具備200年一遇防洪能力……越來越完善的配套設施,讓更多像許蒙超這樣的雄安“新移民”愈發有“心氣兒”。

  劉伯正表示,十年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城市框架建設正在有序拉開、基本成型,河北雄安新區建設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核兩翼”格局日漸清晰。

  協同讓民生福祉得到新提升

  “一旦出現需要聯合攻關的項目,我們馬上就能坐高鐵到北京。有時候我們都從北京回到天津了,在北京的同事可能還沒到家。”經緯恒潤中央研究院軟件研究所所長劉昭笑言。

  劉昭所言非虛,站在天津南站科技商務區經緯恒潤天津研發中心大樓里,就能清晰看到幾百米之外的天津南站。從這里坐上京津城際高鐵,半小時即達北京南站。

  目前,北京經緯恒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天津“開疆拓土”的研發團隊已有上千人,橫跨京津兩地的團隊任務有幾百個。京津兩地研發人員之所以能無縫對接,離不開交通協同提供的“加速度”。

  十年來,京津冀三地打通“斷點”“堵點”,加快構建多節點、網格狀、全覆蓋的綜合交通網絡,“軌道上的京津冀”“車輪上的京津冀”,不斷拉近三地時空距離。

  除了交通上的便捷,讓百姓產生幸福感的還有碧水青山、藍天白云。

  “去年秋季候鳥遷徙季,久違的白腹鷗、白尾鷂、鳳頭蜂鷹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又在天津港保稅區臨港濕地出現了。”天津港保稅區臨港濕地二期生態修復項目負責人侯俊偉欣喜地說。

  數據顯示,2023年,北京、天津、河北空氣質量優良天數較2013年分別增加95天、87天、121天;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明顯下降;白洋淀水質提升到Ⅲ類,步入全國良好湖泊行列;白洋淀野生鳥類增加至276種,較雄安新區設立前增加70種……

  南開大學京津冀協同發展研究院發布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報告(2024)》顯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大力推進生態環境聯防聯控聯治,全面實施綠色轉型,打贏了“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實現了生態保護與經濟效益的雙贏,區域生態新貌加速呈現。

  此外,十年來京津冀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持續深化,區域內異地就醫實現“同城化”,優質教育資源流動共享,京津冀社保卡通用共享一體推進……民生保障的協同力量,使民眾實實在在享受到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紅利。

  南開大學京津冀協同發展研究院秘書長張貴表示,十年來,京津冀三地便捷高效地落實公共服務合作機制和政策銜接,積極推動教育與醫療資源合理布局以實現同城普惠,高標準打造京津冀高品質公共服務,為全國區域協調發展提供了借鑒。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返回頂部

X

您正在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


若您無法正常瀏覽本頁面,為了得到我們網站最好的體驗效果,請您更換為360、QQ、Chrome、火狐等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