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山”變“金山”?南昌固廢處理循環經濟產業園見聞
?遠處青山蒼翠、綠植茂盛,近端的草地上鋪著光伏板,數只蜻蜓在空中輕盈飛舞……江西省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固廢處理循環經濟產業園,像一片處在城郊的小公園。很難想象,這里曾是填埋了南昌市生活垃圾多達24年的“渣山”。
??6月29日在江西南昌固廢處理循環經濟產業園拍攝的光伏板。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 攝
??負責產業園管理運營的江西鼎元生態環保有限公司董事長熊威介紹,坐落于此的麥園生活垃圾填埋場曾是南昌市唯一的生活垃圾填埋場所,從1997年投入運營使用,已累計填埋1200萬立方米垃圾。
??然而,由于傳統垃圾處理工藝落后,敞開式填埋作業不僅導致垃圾裸露、滋生蚊蠅,而且臭氣逸散,高溫或起風時幾公里外都能聞到。據統計,2017年至2021年,周邊群眾年均投訴1000多件。
??當地居民陰佑聰說,他住在離麥園生活垃圾填埋場兩公里外的小區,以前溫度越高臭味越大。
??為徹底治好這個城市發展過程中的“心病”,2021年,麥園生活垃圾填埋場完成終期封場,對垃圾堆體全面覆土覆膜,并累計投入約25億元打造固廢處理循環經濟產業園。
??6月29日,在江西南昌固廢處理循環經濟產業園,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工作人員在中控室監控設備運轉情況。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 攝
??6月29日,在江西南昌固廢處理循環經濟產業園,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工作人員通過操控垃圾吊移動垃圾。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 攝
??土層、濾網、PE膜、碎石層……熊威告訴記者:“為了確保沒有氣味逸散,垃圾堆體上一共‘蓋’了9層‘防護服’。”“防護服”外還縱橫交錯地分布著黑色的沼氣收集管,收集垃圾堆體發酵產生的沼氣用來發電。
??熊威說,幾年前,這些管道高峰時每天能收集18萬立方米沼氣,如今減少到每天兩三萬立方米,這說明垃圾堆體正在逐步降解。
??下一步,產業園計劃在其上鋪設8萬多塊光伏板,預計年平均發電量可達4393萬千瓦時,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77萬噸。
??如今,隨著環境不斷優化,“渣山”不再。以后當地生活垃圾該如何處理?
??帶著疑問,記者又來到了南昌固廢處理循環經濟產業園的焚燒發電項目。
??隔著調度室的密閉玻璃,只見巨大的垃圾倉內存有成噸的生活垃圾。據悉,垃圾倉根據發酵情況被劃分為堆料區、發酵區、投料區三個區域。
??此時,類似抓娃娃機爪子的巨大垃圾吊,正將約8噸重的生活垃圾抓起并投入爐膛溫度高達上千攝氏度的焚燒爐。
??而在垃圾倉的一側,3個吸風口不停工作,每小時從垃圾倉中抽取20萬立方米氣體進入焚燒爐。這既保證了倉中臭氣不會外溢,又充分利用了垃圾倉中的可燃氣體以提升燃燒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整個過程中產生的物質都能循環再利用。比如,垃圾脫水產生的滲濾液處理后,能供冷卻塔補水使用;焚燒所剩的爐渣可作為建筑材料,制作成導盲磚、止步磚等。
??“我們每年要處理100萬噸生活垃圾,約占整個南昌市生活垃圾的60%。”焚燒發電項目有關負責人龔宇亮說,垃圾燃燒產生的熱量會轉化為電能,除去全廠自身用電,焚燒發電廠每天還會輸送120萬度電給國家電網,可滿足周邊地區12萬戶居民的用電需求。
??“以前讓居民煩心的垃圾‘渣山’,正在成為不斷產生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的‘金山’。”龔宇亮說。
??6月29日在江西南昌固廢處理循環經濟產業園拍攝的介紹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模型。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 攝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新固廢法中生態環境部門的履職重點2020-09-04
- 600億噸存量,逾5000億元發展空間,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的春天來了!2020-10-09
- “十三五”期間 我國工業固廢利用量達69億噸 再生砂石骨料等產品種類豐富2021-01-14
- 南京固廢綜合利用率提高至90%以上2021-07-09
- 遷安建設全國首家一站式鋼鐵固廢資源化高值化應用基地2021-07-09
- 積存超620億噸,固廢處置如何破局?2021-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