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屆南博會首設建筑科技館 中國綠色基建正走向南亞東南亞
中新網昆明7月26日電 (記者 繆超)正在云南昆明舉辦的第8屆中國—南亞博覽會,首次設立建筑科技館。26日,中新網記者探館發現,中國綠色基建正走向南亞東南亞國家。
7月24日,各界人士參觀南博會建筑科技館。中新網記者 李嘉嫻 攝
“為了一種美麗的鳥,我們學會改變。”在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展臺,該公司講解員楊迪向老撾客商介紹,云南玉楚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為避讓綠孔雀棲息地和水源保護地,中國中鐵修改線路設計,為此增加投資2400萬元人民幣。
“這樣的改變,在中老鐵路上也能找到。”楊迪繼續介紹,中老鐵路建設毗鄰亞洲象棲息地,設計者前期調查了亞洲象的分布和遷移通道,最終將線路走向避開亞洲象主要活動區域。
“這個項目為尼泊爾既有道路改造項目,由于國別不同,相關環保要求存在差異。”楊迪說,該公司建設尼泊爾KK公路項目時,為此做了大量工作。比如,與當地政府、監理共同出臺施工環境評估報告;再如,結合施工現場實際,先后制定了環境保護計劃、環境保護制度、水土防治及文物保護制度等;又如,成立專門的環保管理小組,聘請5名尼泊爾當地環保工程師進行環保管理等。
本屆南博會,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集中展示了他們在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等南亞國家的基建項目。
該公司建設的巴基斯坦Karot水電站,于2022年并網發電。該公司展區講解員康晗向斯里蘭卡客商介紹,Karot水電站建設過程中,為保護當地特色魚類,中方人員進行專門調查,并嚴格制定了魚類保護措施,在為當地人提供清潔能源的同時,維護了當地生物多樣性。
7月24日,參加南博會的斯里蘭卡嘉賓了解中國基建情況。中新網記者 繆超 攝
中國綠色基建走進南亞東南亞,不僅有“大寫意”,也有“小而美”。
受限于地理條件,馬爾代夫馬累的生活垃圾必須先通過垃圾轉運站進行收集,再船運至垃圾島進行焚燒和填埋處理,但原有的垃圾轉運站場地狹小、功能單一,不具備集裝箱運輸能力。
由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馬爾代夫垃圾轉運站項目2023年8月竣工,有效解決當地垃圾分類與轉運難題,每日綜合垃圾處理能力達150噸,每年可減少海洋垃圾排放約260噸,還為日后馬爾代夫使用垃圾發電提供了基礎。
耶覺村地處緬甸克欽邦其培縣,有村民15戶74人,因受地理條件和用電人數限制,電網一直無法架設,該村成為其培縣中心區周邊7公里范圍內唯一一個無電村。
去年,由中國國家電投集團在緬甸實施的“無電村”光伏示范項目投入使用,點亮了耶覺村夜空。
觀展過程中,老撾客商蘇琳達(音譯)告訴記者,“我們希望中國幫助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同樣希望這些幫助是綠色和可持續的。”(完)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共澆筑混凝土2000余方!渝昆高鐵瀘州沱江特大橋主墩0號塊完成澆筑2022-03-09
- 昆明飛虎大道地下管廊!給預埋槽道穿上“背背佳”2022-09-28
- 提前184天!又一重大水利工程取得新進展2023-08-11
- 渝昆高鐵兩座隧道今日貫通2024-04-08
- 設計時速350公里!重慶至昆明高速鐵路開始聯調聯試2024-06-21
- 固定資產投資超50萬億元 適度超前基礎設施投資將發力202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