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建筑人的視角看什么?
城市即賽場,建筑為背景
——百年建筑遺產再利用
據悉,本屆巴黎奧運會95%的比賽場館都是現有或臨時搭建的。從塞納河畔的沙灘排球場,到埃菲爾鐵塔下的鐵人三項賽道,再到凡爾賽宮花園內的馬術比賽……將現有標志性建筑變為獨一無二的比賽場地背景,整個巴黎搖身一變,成了一個沉浸式大型體育場。
有人總結說,這是一場文化與體育交織的盛宴,不無道理。巴黎的城市空間本身就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藝術要素,而本屆奧運會打破傳統的場地布局,城市即賽場,每一項賽事都融合了巴黎的建筑文化與歷史韻味。
也有聲音認為,這是巴黎政府財政緊張而不得已采取的“綠色”辦奧策略,不過巴黎奧組委曾公開表示,他們的目標就是“舉辦歷史上最綠色可持續的奧運會”,將碳排放量減降至以往奧運的一半。奧組委強調表明,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們會盡可能利用現有的基礎設施,并進行預先的碳排放計算。巴黎一個多世紀前建造的一些基礎設施和場館到現在仍在使用,如協和廣場、埃菲爾鐵塔體育場、亞歷山大三世橋、榮軍院、凡爾賽宮花園、巴黎大皇宮、巴黎東站等。巴黎巧妙利用歷史建筑與遺址,賦予其新的奧運生命。
協和廣場被改造為城市運動公園?olympics.Paris-2024
精打細算,“摳門”辦奧
——“去場館化”有原因
許多網友覺得這屆奧運會“最樸素”,并認為法國財政拮據的氣息撲面而來。不過巴黎真的缺錢嗎?有一組數據顯示,2023年巴黎的GDP約7000億美元合計超過5萬億人民幣。這是什么概念呢?2023年廣州GDP為3.04億元,杭州GDP為2.006萬億元,一個巴黎的GDP約等于廣州加杭州。巴黎其實有錢,為什么不愿意在奧運會上投入呢?答案是巴黎已經投入過了,但奧運會前期預算總是趕不上實際花銷。
2017年,巴黎市長伊達爾戈在申奧時曾表示,巴黎奧運會的總預算為66億歐元。然而,根據巴黎奧組委公布的數據,目前巴黎奧運會的臨時賬單約為90億歐元。而法國經濟研究咨詢機構Asterès報告卻指出巴黎奧運會的總成本預計在118億歐元左右。所以,巴黎奧運會盡管從各種方面上都主打節約路線,包括被吐槽的奧運村不裝空調,但依舊超過了預算。
根據歷史數據顯示,自1992年起,每一屆奧運會最終支出均超過其預算,平均超支103.75%。奧運會預算嚴重超支、入不敷出虧損嚴重是常態。許多大型體育場館在建設時耗費了巨大的財力,卻未能帶來預期的經濟回報,成為“白象”體育館。這些場館往往在賽事結束后因使用率低和高昂的維護費用而長期閑置,最終給城市財政帶來沉重負擔。巴黎“去場館化”辦奧方式,一是因為有建筑遺產可展示,二是確實在極力減少超支。
亞視山大三世橋?olympics.Paris-2024/venues
區域發展,提檔升級
——借助大型賽事來推動城市更新
“舉辦像奧運會這樣的重要節事,往往能給城市發展帶來超常規的機遇,因此,從‘城市營銷’的角度,很多城市都會把舉辦重大節事當作一種戰略性的發展策略。”作為在法國從事建筑教育工作多年的行業資深專家,同濟大學建筑與城規劃學院城市規劃系主任卓健對巴黎的城市規劃有著深刻的理解。他表示,“城市營銷”其中一種策略就是借助奧運會來推動城市更新。巴黎的城市更新并不局限在巴黎內城,而是更加促進了大巴黎地區核心集聚區的協同發展,尤其是推動了巴黎以北社會問題較嚴重的塞納-圣但尼省的更新和融入。
據相關報道,塞納-圣但尼省將在奧運會后迎來最持久的變化。作為巴黎最貧困的地區之一,該省建成了奧運村、殘奧村和一座新的水上運動中心。奧運村的設計從一開始就以可持續性為核心,希望給當地留下一筆“恒久的遺產”。奧運村近80棟建筑,以簡潔、現代的建筑風格為特征。奧運村的餐廳、訓練室、診所等,由當地已有的建筑改造而來,新建筑則大量使用木材、低碳混凝土和可回收材料。奧運會結束后,奧運村區域將轉變為2500套永久性住宅、一處學生宿舍、一家酒店,還有辦公空間和零售空間,以此改變這個貧窮社區的面貌。
同時,綠色交通基礎設施網絡也得以加快建設,包括地鐵14號線的南北延伸以及自行車專用道建設。在奧運前夕,總長約60公里的新建自行車道將位于巴黎和巴黎東北部的奧運場館連接起來,使得巴黎地區現有自行車道總長達到約440公里。此外,中軸線景觀提升、公共藝術裝置、社區設施美化等微更新手段,也為城市增添了活力與魅力。
這一系列舉措,將體育與藝術、城市建設相融合,不僅是對巴黎城市面貌的直接改善,更是對區域社會經濟結構的調整與升級。
事實上,通過大型賽事來助推城市更新的城市有很多。以我國2023年杭州亞運會為例,賽事籌備中融入可持續發展、更新換代、提檔升級理念。杭州市政府借亞運會提升基礎設施,地鐵里程數增長近3倍,城市快速路網擴大,高鐵站、機場軟硬件水平提升,帶動周邊資源開發和產業結構升級。此外,杭州亞運會建設、改造的50余座競賽場館、近30座訓練場館,賽后皆計劃按照全民健身、專業主導、學校開放、市場運營等模式向社會惠民開放。
這也引發了一種思考:“以后城市舉辦大型賽事的規劃建設邏輯是什么?”
凡爾賽宮?olympics.Paris-2024/venues
系統研究,關注后續
——是未來辦奧城市的建設邏輯
“可以肯定的是,不同主辦城市‘作答’奧運有著多種‘解’。”卓健強調,奧運這樣的重大節事是城市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戰略性契機,因此它一定不是作為一個單獨的活動來組織,而是需要針對城市或地區最突出的現實問題來制定舉辦策略,不同城市所面臨的問題和所處在的發展階段不同,選擇的解決方案必然是不同的。如果主辦城市本身缺乏體育設施,那么結合奧運會新建一些場館也是合理的。具體如何求解,他認為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
首先,需要有系統性的策略研究,確保大型賽事與城市規劃、產業發展、生態治理等要素緊密融合,實現全面統籌。以巴黎為例,其在獲得奧運會主辦權后,迅速成立了多個戰略研究團隊,從多維度開展深入的科學研究。
其次,要把暫時性的節事置入長期性的城市發展過程中進行考慮,依循城市發展的長期規律來安排相關設施的后續利用問題。比如巴黎的奧運村是按照賽后城市居住區的模式規劃建設的,同時兼顧了當地的城市更新需求。
最后,就是讓體育回歸日常。此次奧運不僅在塞納河中舉辦鐵人三項比賽,同時開放圣馬丁運河作為市民的露天游泳池。通過在城市里舉辦比賽,鼓勵更多市民參與體育鍛煉,也讓城市空間更好地服務于市民的健身需求,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情。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巴黎奧運,哪些著名地標成了比賽場地?2024-07-31
- 哈爾濱構建全方位服務推動裝配式建筑應用2020-08-10
- 提升“中國建造”核心競爭力 這份文件圈出七大重點任務2020-08-11
- 河南:八部門聯合出臺政策 支持裝配式建筑發展2020-08-28
- 南京: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項目50個 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6.53%20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