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在建最大下穿通道封頂,事關廈門翔安機場
昨日,翔安機場航站區陸側交通工程西進場路地道最后一塊頂板澆筑完成。(廈門日報記者 王協云 攝)
昨日,由中鐵十七局集團承建的廈門翔安機場航站區陸側交通工程西進場路地道最后一塊頂板完成澆筑,這標志著這座福建省內在建最大的下穿通道順利封頂。其建成通車后,將成為各類機動車輛進出翔安機場的主要通道之一。
據中鐵十七局該工程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西進場路地道是廈門翔安機場航站區陸側交通工程的重要組成內容,起于機場大道,下穿南北跑道西垂滑線,終于機場陸側地面道路,路線長447米,按4洞布設,雙向14車道,地道最大斷面550.3平方米,是目前省內在建最大的下穿通道。
在西進場路地道的設計效果圖上,兩長兩短的4洞地道共同構成的整體造型呈現“Y”字形。其中,中間2洞長地道長度各為447米,按雙向8車道施工;兩側2洞短地道長度270米,按雙向6車道施工。這樣的設計符合翔安機場“空側包圍陸側”的總體布局,意味著未來各類機動車接送客將按照“東進東出、西進西出”的交通路線行駛。比如,各類社會車輛從西向送客,經由西進場路地道進到航站區,到達出發層后,再從航站樓送客高架西側離場。走東進場路地道送客的則與之相反。
據悉,航站區陸側交通工程是廈門翔安機場重要的配套工程之一,位于機場航空港工作區與機場航站區之間,主要施工內容為三條下穿機場西垂滑線地道,除本次封頂的西進場路地道外,還包括南北工作地道及中央地塊連通通道。該工程主要服務來自廈門島內外及泉州、漳州方向的各類機動車接送客交通,前期調研車流量約占比70%,是翔安機場立體交通體系中重要的車行通道。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廈門翔安機場航站區二標段首個指廊主體工程完工2023-08-09
- 航站樓混凝土主體結構完工 廈門翔安機場建設又有重大進展2023-09-01
- 廈門太古翔安機場1號、2號機庫混凝土結構全面封頂2023-11-03
- 廈門翔安機場片區地下綜合管廊PPP項目主體結構貫通2024-09-26
- 京德高速ZT9標橋面鋪裝首件工程成功澆筑2020-08-28
- 國內在建最大跨度高速鐵路現澆簡支梁順利澆筑完成20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