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混凝土”大家談】趙筠:混凝土材料的碳排放與減排技術路徑
混凝土材料的碳排放
從各種工程材料隱含的CO2和能耗上來看(見圖1),混凝土材料均屬于最低的。生產每kg混凝土產品或結構隱含的CO2當量介于0.05~0.3 kg(從素混凝土砌塊到高強鋼筋混凝土)。GB/T51366—2019《建筑碳排放計算標準》中[2],每立方米C30和C50混凝土隱含CO2(碳排放因子)分別為295 kg和385 kg CO2e/m3(按混凝土典型容重2350kg/m3計算,折合 0.12~0.16 kg CO2e/kg)。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混凝土本身是低碳材料。
圖1:常用工程材料隱含CO2和能耗[1]
然而,混凝土的使用量實在是太大了,全球每年建造房屋、水利、交通、市政設施等工程的混凝土用量以百億噸計(大于 1010 噸,見圖2,2009年統計數據)?;炷岭m然單位重量的碳排放不高,但乘以巨大的用量就帶來了很大碳排放總量。
圖2:23種材料的年產量 (2009,數據來源于Ashby)[1]
混凝土隱含的CO2主要來源于所使用的水泥?;炷辆薮笫褂昧考安粩嘣鲩L,導致巨大的水泥需求量和產量增長。基于2000年統計數據,全球水泥生產的CO2排放占總排放的5%[1],占全部溫室氣體排放的比例約為 3.8%,見圖3。中國 2000年水泥產量為 8.5 億噸;2020年產量達到 23.77億噸,約占全球水泥總產量的55%,人均水泥用量約1.7噸——世界第一且遙遙領先。2020年,我國CO2總排放量估計為 96.6~102.5億噸 (估算的低值和高值),水泥生產的CO2排放約 12.3億噸[4],占排放總量的12%左右,是碳排放大戶。
圖3:世界范圍各行業CO2和溫室氣體排放(2000年數據)[3]
水泥實現碳達峰和減排,需要水泥工業努力提高工藝技術和裝備水平,降低水泥熟料隱含CO2量和生產能耗。同樣重要的是,從應用端減小水泥需求量來降低水泥產量。這需要混凝土和工程建設行業的共同努力。
混凝土減碳的潛力在于提高水泥的使用效率,從而減小水泥需求量,可行的技術路線有:(1)科學配制、精細化生產混凝土,有較大空間減少單位體積混凝土的水泥用量;(2)推廣應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建設高質量、節材、低碳、高耐久工程結構。
科學配制、精細化生產混凝土減碳降排
混凝土是顆粒堆積體材料,科學配制混凝土是采用科學手段,如成熟的數學模型、可靠試驗方法,從最細粉體到最大骨料優化混凝土組成和粒徑分布,獲得高顆粒堆積密實度(具體方法詳見文獻[5]),即:減小顆粒堆積空隙的體積,從而減小每立方混凝土對水泥膠質的需求量。將砂石骨料的堆積密實度提高到70%,粉體堆積密實度從現在的30~50% 提高到60% 以上,同等強度等級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可減少100~200kg/m3(與現在常規用量對比)。這對于大量生產使用的混凝土,蘊含巨大減少水泥用量的潛力。此外,優化粒徑分布,能夠同時改善混凝土的新拌性能,包括抗離析、泵送性能等,也容易實現自密實。也就是說,科學配制可以實現“用更少水泥配制生產性能更好的混凝土”。
工業化生產實現高堆積密實度的混凝土,骨料要從現在粗放的級配控制,走向更嚴格和細化的控制,特別是控制砂粒徑分布符合要求且穩定。粉體堆積密實度提升的空間較大,粉體粒徑分布也需要納入質量管理,保證顆粒尺寸穩定性??傊?,在科學配制的基礎上,需要精細化的原材料質量和工藝控制,穩定實現高顆粒堆積密實度,從而高效率使用水泥,使混凝土工業向高質量和更加低碳方向發展。
應用UHPC減碳降排和高質量發展
UHPC是以另一種方式高效使用水泥——更高程度地提高了顆粒堆積密實度,把水泥的膠結作用發揮到極致,制備出超高強度的混凝土或砂漿(抗壓強度不低于120MPa),并借助纖維獲得多方面力學性能優異、高耐久的水泥基復合材料(UHPC),再與鋼筋組合形成高強高耐久工程結構材料(R-UHPC)。經過四十多年技術發展,UHPC產業初具規模,在橋梁、建筑等領域獲得了一定應用,標準規范技術體系已初步建立起來,并在進一步發展完善中。
與傳統鋼筋混凝土(RC)和鋼結構相比,UHPC材料不僅高效使用了水泥,同時更好更有效地發揮了鋼材(鋼纖維、鋼筋及型鋼)的強度。因此,對于同等功能的工程結構,使用R-UHPC建造,能顯著地節材降耗和減碳降排,定量化對比參見圖4示例——北美常用鋼-RC復合結構公路橋與新型R-UHPC橋梁的材料消耗及隱含環境生態指標。
圖4:鋼-鋼筋混凝(RC)復合結構橋與R-UHPC橋對比——材料用量、隱含能耗和碳排放[6]
除了圖4建造材料分析對比的內容外,還應將工程結構的服役壽命納入對比。UHPC是耐久性最好的工程材料,保守估計其工程結構在惡劣自然環境中的免維護服役壽命超過200年,是其他材料的結構服役壽命的3倍以上。因此,從工程壽命周期對比,使用UHPC的節材減碳和減小水泥需求的作用,還會提高3倍以上。
此外,對于有缺陷、耐久性不良而老化或承載力不足的現有混凝土結構,應用UHPC進行維修保護、加固,可以顯著提升其結構性能,并大幅度延長服役壽命。改造翻新大量現有老化工程結構,相比于拆除重建,可有效減小水泥的需求量。
可見,對于減小水泥需求,對于低碳、低資源消耗、高質量工程建設,UHPC能夠發揮重要作用。
在工程設計階段,應定量化算清楚各種設計方案建造材料隱含的碳排放、施工方法等產生的碳排放,以及預估壽命周期的成本、材料消耗和環境影響,并作為設計方案和材料比選決策的重要依據,促進工程建設向生態友好、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同時,為UHPC行業營造良好健康的發展環境,進一步創新發展、完善UHPC材料和應用技術體系,拓展UHPC應用,更多更好地利用UHPC的節材減碳能力,為“雙碳”目標的實現作出更大貢獻。
▼ 參考文獻
[1] L. Barcelo, J. Kline,G. Walenta, E. Gartner, Cement and carbon emissions,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2014) 47:1055–1065
[2] GB/T51366-2019《建筑碳排放計算標準》
[3] K. A. Baumert, T.Herzog, J. Pershing, Navigating the Numbers - Greenhouse Gas Data and International Climate Policy,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2005.
[4] 中國建筑材料工業碳排放報告(2020年度,摘要)http://www.cbmf.org/cbmf/xwfb/7074661/index.html
[5] 趙筠、路新瀛,構建科學智能混凝土配制新技術體系的設想和建議,混凝土世界,2019.10-2020.01(連載)
[6]‘Relevance of a Ductal solution forhighway bridges – Environmental comparison between 2 solutions for a two-lane bridge, 30m long x 7.32m wide’(ppt), Lafarge, 2004.07
趙筠: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超高性能水泥基材料與工程技術(UHPC)分會秘書長。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內襯玻璃鋼鋼筋混凝土復合管》協會標準網絡工作會召開2020-06-04
- “中建西部建設杯”第九屆全國混凝土設計大賽圓滿閉幕2018-12-01
- “中建西部建設杯”第九屆全國混凝土設計大賽開賽2018-11-30
- “蘇博特”杯第五屆全國大學生混凝土材料設計大賽開賽2018-07-21
- 第四屆“金隅杯”全國混凝土職業技能大賽頒獎2018-07-02
- 《混凝土用銅渣粉》協會標準發布2020-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