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進出口海拔高差最大單體隧道單洞貫通
跑馬山1號隧道洞口。
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 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
10月22日,四川雅安至新疆葉城高速公路(以下簡稱“雅葉高速”)迎來新進展——康定過境段跑馬山1號隧道右洞貫通。這座隧道進口和出口的高差達到222米,相當于80層樓高,創下高速公路單體隧道進出口高差世界之最。除此之外,隧道高海拔、大埋深、穿越地震斷裂帶等特點,又進一步增加了施工難度。23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采訪了跑馬山1號隧道設計、建設負責人,揭秘這條隧道建設背后的故事。
從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攀升 沿線最大地震烈度超過9度
進口海拔2386米、出口海拔2608米,跑馬山1號隧道進出口為何會形成高達222米的高差?隧道設計負責人,來自四川交通設計院的鄭國強介紹,這與雅葉高速從四川盆地過渡到青藏高原的整體走向有關。路線海拔第一次陡升出現在已建成的二郎山隧道,跑馬山1號隧道是第二次。
為了降低坡度,隧道采用了“S”形曲線設計,經歷了3次轉向,累計轉向341度,使隧道縱坡一直控制在高速公路設計規范的極限值之內。隧道進出口直線距離原本只有5000米左右,但隧道實際長度卻達到了8865米。
海拔高差大,只是隧道設計選線面對的難題之一。鄭國強告訴記者,該隧道穿越鮮水河斷裂帶,最大地震烈度大于9度,肉眼可看到巨大的裂縫、斷層,沿線地質條件特別差,這都為后續施工帶來了巨大的難度。
跑馬山1號隧道由蜀道集團藏高雅康公司投資,四川路橋交建集團承建,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境內,左洞長8865米,右洞長8780米,隧道的最大埋深達到1250米。
工藝改進解決通風難題 多措并舉應對高頻巖爆
進出口大高差和洞內“S”形走向導致的第一個施工問題就是通風難。建設方蜀道集團康新指揮部臨時負責人楊建平告訴記者,為攻破這一難題,建設采用巷道式通風工藝,解決了長距離單向掘進的通風問題,也最大限度降低送風損耗和用電消耗,提高了通風效率。
此外,受斷層等地質影響,隧道圍巖交替變化,靠近斷裂處涌水嚴重,據統計單日最大涌水量達到5萬立方米,相當于114個室內泳池(每個440立方米)的水量。
跑馬山1號隧道最大埋深為1250米,這導致施工中巖爆頻發。楊建平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已發生大小巖爆425次,每循環掘進后都要等待巖體應力釋放,以保證施工人員安全。此外,項目建設團隊還采取爆破前打泄壓孔、光面爆破、噴淋釋放應力等措施減少巖爆發生。
先后2100余人參與建設 2024年隧道全面貫通
跑馬山1號隧道地處海拔2500米以上的川西高原地區。“這里冬天最低氣溫達到零下十幾攝氏度,從10月到次年4月處于冬季施工。”楊建平說,“惡劣的氣候環境導致建設工效低,也給工人身心帶來巨大的考驗。”
從進場施工到右洞貫通,先后有2100余人參與跑馬山1號隧道建設。截至目前,該隧道完成比例達到98.6%,僅剩252米未通,將于2024年全面貫通。
雅葉高速康定過境段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14—2030年)》成都至康定至西藏高速公路的組成部分,建成后,將有效分流康定城區過境車流、緩解主城區擁堵壓力、推動全域旅游進程。康定過境段貫通后,對提高川藏通道交通安全,增強應急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拉日高速公路工程主體全線貫通!2023-12-07
- 世界進出口海拔高差最大單體隧道雙幅貫通2024-01-19
- 基建狂魔!世界上最長的高速公路隧道,正在把天山貫通2021-11-22
- 天津地鐵4號線北段工程郎柴區間雙線貫通2022-04-12
- 我國首條!“跨海高鐵”來了!8座車站!“基建狂魔”又上新,太壯觀2022-07-25
- 全線鋪軌貫通!我國首條跨海高鐵來了!這兩地將實現“一小時生活圈”2022-08-31